
10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奧巴馬(右)和韓國總統樸槿惠出席聯合記者會。美國總統奧巴馬16日在白宮與到訪的韓國總統樸槿惠舉行會談。在會談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兩國領導人敦促朝鮮展現出放棄核武器的意願,通過對話解決朝核問題。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總統樸槿惠於10月13日至16日對美國進行訪問,16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晤,就韓美關係及朝核問題等進行磋商。
行程密集
根據韓國青瓦&公布的行程安排,10月14日,韓國總統樸槿惠開始訪美期間的第一個正式行程,是向華盛頓韓國戰爭紀念碑獻花。此後,她還將訪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五角大樓,並在16日迎來此行的重頭戲,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一對一會晤。
這是樸槿惠繼2013年5月首次赴美與奧巴馬會晤後,再一次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據悉,她原定6月對美國進行訪問,但由於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在韓爆發推遲到10月。9月23日,韓美外交高官就朝鮮問題進行了磋商,並討論了韓國總統樸槿惠10月訪美相關事宜。
據《韓國先驅報》報道,此次跟隨樸槿惠一同來到美國的,還有一個超大規模的經濟使團,隨行使團成員達166人,人數是其2013年首次訪問美國的3倍,規模為歷史之最。韓媒認為,樸槿惠此行有意尋找與美國建立新的經濟合作關係機遇。
在15日出席“韓美尖端産業夥伴關係論壇”時,樸槿惠就強調韓美將進一步加強經濟領域合作,具體包括全面加強研發(R&D)和工程領域合作,加強兩國企業之間的交流,加強新能源、保健醫療等尖端産業合作。
強化同盟
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為,樸槿惠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加強韓美同盟。15日,樸槿惠就&&,“韓國是美國最值得信賴的夥伴,韓美同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核心支柱。”
美國《星條旗報》指出,樸槿惠自上任以來與中國經濟、政治關係變得越來越親密,讓美國大為緊張。
“目前美國國內有觀點認為韓國立場發生改變。因此樸槿惠此次訪問是帶着‘安撫’的性質,以此顯示韓美同盟關係非常堅固。”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徵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稱。
分析認為,樸槿惠此行訪問美國,攜帶超級經濟使團就是向美國“示好”。同時,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消息,樸槿惠此行還將與美國商討考慮加入以美國為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這意味着,韓美兩國經濟領域合作加深。
樸槿惠15日首次訪問美國五角大樓,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就朝鮮核與導彈開發、美國有條件地向韓國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韓美網絡安全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韓聯社稱,樸槿惠訪問五角大樓受到最高規格接待,對外展示了韓美同盟關係的穩固。
美韓還將發布包含兩國戰略合作方案的《關於韓美關係的聯合情況説明》。其中,美國將重申對韓國的防衛承諾。同時,美韓&&會繼續進行例行軍事演習。這也表明美韓在防務方面的合作將進一步加深。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認為,樸槿惠訪問美國掀開了韓美同盟合作新領域——航天、網絡安全、氣候變化領域,韓美關係變得更親密。
關係穩定
對於正不遺餘力地在亞太擴大影響力的美國而言,韓國在東北亞的作用不可小視。
法新社認為,在東北亞聯盟關係和大國平衡發生變化之際,“樸奧會”是帶有目的性的會晤,奧巴馬希望借助此次美韓元首會晤展示美韓同盟關係比韓國與他國關係更為堅固。
“此次美韓元首會晤會對兩國關係帶來一定的正面影響,雙方將進一步在各個領域加深合作。”袁徵説。
此前,美國希望在韓國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音譯“薩德”),使其成為美國東亞反導體系的一環。這在韓國國內引起爭議。
袁徵分析稱,如果韓國部署同意“薩德”,到時候朝鮮必將以激烈的手段來表達反對,而韓國並不想陷入與朝鮮對抗局面。正是出於擔憂,樸槿惠沒有把“薩德”列進此次“樸奧會”的討論議程,但是美韓私底下仍然可能對部署“薩德”進行溝通。這表明韓美關係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美國為了積極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不僅重視雙邊關係的構建,也迫切希望發展多邊關係,即把美、日、韓三邊關係整合起來,進一步加強地區合作。美聯社指出,奧巴馬將在與樸槿惠會晤之際,提出希望日韓兩國能夠克服歷史問題分歧走向合作以應對朝鮮。
但法新社指出,韓日由於歷史問題和慰安婦問題難以合作。這從樸槿惠至今沒有與安倍舉行正式雙邊會晤就已可見一斑。
對此,樸槿惠15日稱,如果韓日在慰安婦問題上取得重要性進展,將同意與安倍進行雙邊會晤。
美聯社分析,美國繼續加強在亞洲的軍事存在,而日韓關係的緊張成為了美國擔憂的來源。不過,專家認為,日韓關係不會對美韓關係産生太大影響。

點擊下圖 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