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社會科技評論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史海鉤沉|不應被遺忘的《馬關條約》

2015年04月18日 10:18:50 | 來源:新華網

   春帆樓:日清媾和談判場所。一對新人在舉行結婚典禮 冮冶攝

   走出“李鴻章道”,春帆樓映入眼簾。這是一家典型的日式飯店,它作為歷史遺跡而聞名,就是因為日清媾和會議曾在這裡舉行。

   現今的春帆樓早已不是當年的春帆樓(當年的春帆樓1945年被戰火燒燬),但店方為招攬顧客還特意把二樓的一間宴會廳起名為“媾和間”(日語中的“間”有“廳”之意),一樓的咖啡廳墻壁上還挂滿了有關日清媾和會議的水筆畫。我來到這裡時,正趕上一對新人舉行婚禮,賓客出出進進,好不熱鬧。

   在春帆樓大堂門口的招牌處,有一對年輕夫婦在拍照。一打聽,他們從台灣高雄來,男的姓李,在一家日企工作。説到春帆樓,小李臉上流露出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台灣就是從這裡被割走的”。我想,我們是懷着同樣的心情來到這裡的。

   日後,我將當時的照片用郵件傳給了小李,小李在回信中寫道:“……確實,在參觀日清媾和紀念館時,內心百感交集……。希望歷史能在我們徬徨無助之時,作為我們處事的參考……。”我們常説要“以史為鑒”,小李大概就是表達的這個意思吧。

   據説,當年在媾和會議選址時,曾有廣島、長崎等多個候選地,但在臨近會期前一週,作為日本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指定“下關的春帆樓”為會址。從日方的介紹材料得知,當時之所以選定下關,主要是考慮到下關是“炫耀日本軍力”的最佳場所。據介紹説,當時日本的戰船航行通過狹窄的關門海峽朝大陸進發的威武景象,確實給清國使節們以威懾,之後談判按照日方的想法得以展開。

   春帆樓地處高坡上,向南平望去可以遠遠看到有着一箭之遙的關門海峽,寬僅有700多米的海峽,波流湍急,如果搞個閱艦式什麼的或許用一個長筒望遠鏡能看個真切。但我很難相信當年清國的使節們真的被日軍的戰船氣勢所震攝,李鴻章等人也並非是沒有見過世面的等閒之輩。

   可以看出,當年日本把媾和談判看成是外交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件,可載入世界外交史。因而,在過去40餘年後的1937年6月,日本在春帆樓旁邊建了座日清媾和紀念館,將相關的記載、照片、當事者的墨跡、使用過的物品等收攏在一起,免費供人參觀。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113456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