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厚植“美的教育”理念驅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厚植“美的教育”理念驅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4-08-20 09:19:07  來源:貴州日報

  在從江縣大歹小學,組團式教育幫扶為這裡蓋起了新的校區,建起了強的師資,帶來了新的理念,從村小到“名校”的蝶變,讓“山裏娃”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中專生王勝勇,從刻苦鑽研技能水平到技能大賽國賽摘金,通過“3+3”中高職貫通、專升本,實現升學“三級跳”,最終圓夢大學;

  貴州大學畢業生涂漢,懷揣7000元創業資金,從大學科技園裏起航,研發的礦山廢水被動處理技術體系實現行業領先,成功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教育之美,美在培育人,成就人。

  2020年,貴州提出“美的教育”理念,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向美而行,循美而進。貴州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數量全國最多、基礎教育普及程度超全國平均水平態勢持續鞏固、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率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規模布局實現歷史性突破……一行行腳印,一步步跨越,一項項成就織就了貴州特色教育強省的美好圖景。

  改革創新夯實基教基礎

  赤水市通過組建“教育輕騎兵”,開展“菜單式”定制服務,推動優質師資在城鄉學校之間充分流動,破題欠發達地區鄉村薄弱學校教育均衡的瓶頸。其做法,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學校落實“雙減”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貴州各地在“美的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

  思南縣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創新探索縣域城鄉學校管理共商、隊伍共建、資源共享、考評共用的“學校聯盟”模式,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天柱縣入選首批貴州省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項目,通過打造一校一品牌特色學校,着力將項目學校打造成特色鮮明、管理規範、質量達標、家長放心的項目示範校。

  近年來,貴州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整體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開放辦學擦亮職教品牌

  “回到老撾後,我們會將所學的技術經驗消化吸收,提升我校農業技術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舉辦的“中國貴州—老撾瑯南塔農業科技培訓站”培訓班結業後,瑯南塔省綜合職業技術學院畜牧水産系主任凱歐威雷其特·康松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近年來,貴州農業職業學院不斷深化國際教育合作。學院先後選派多名教師赴老撾、白俄羅斯、新西蘭等國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和學術交流。白俄羅斯、老撾、新西蘭、蒙古國、尼泊爾等國到校廣泛開展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共簽署了22份備忘錄。

  2022年,貴州農業職業學院成立了“中國貴州—老撾瑯南塔農業科技培訓站”,累計為12個國家開展農技培訓2000餘人次。2024年學校獲批農業農村部“農業涉外培訓合作交流點”。

  貴州通過持續辦好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支持職業院校與海外高水平院校進行校際交流,建立一對一務實合作關係,系統學習先進辦學模式,舉辦合作辦學項目。鼓勵和支持貴州職業院校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

  2023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舉辦活動122項,70余個國家和地區1000余個政府部門、高校及教育相關機構開展專業交流研討、建立合作聯盟、創建合作平台,奮力打造多領域的合作樣板。

  突出優勢辦出高教特色

  今年1月,貴州大學特色品牌“博士村長”計劃首次走出國門踏上“一帶一路”。來自一流學科植物保護的5位外籍博士後利用假期回到自己的家鄉,借鑒貴州大學在脫貧攻堅中的成熟做法,用中國的專業技術、方法,&&巴基斯坦、印度當地政府及學術機構共同開展“博士村長”項目,向當地農民推廣農業技術,幫助農民增收。

  貴州理工學院探索傳統工科專業的新工科改造,推出首個微專業——智能建造微專業,在保持原有傳統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將智能建造領域科技發展前沿成果相關的6門課程引入課堂。

  貴州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積極推進“新文科”建設,鼓勵支持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學習新興交叉課程、實踐教學課程,培養學生的跨領域知識融通能力和實踐能力,着力推進“工 文、理 文”學科交叉融合,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複合型文科人才。

  聚焦“大高教”,貴州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分類發展、特色發展、差異發展、高水平發展,持續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做強貴州大學、做大省屬高校、做特市(州)高校,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高等教育貢獻力,提升高校科技創新水平,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記者 何登成)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