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轉移,是貴州提升地區發展能級、帶動區域整體經濟躍升、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方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産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推動轉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
近年來,貴州把握全球製造業産業轉移大勢,瞄準粵港澳、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精準布局承接産業轉移,依託製造業、紡織服裝産業穩固的産業基礎、鮮明的産業特色、豐富的要素資源、顯著的通道優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引領産業集聚發展,為打造西部地區承接東部沿海産業轉移新高地儲備動能。
畢節明月:立足優勢 擴大産能
“拋光、打磨、噴漆,每個細節都馬虎不得,生産高端動漫手辦必須嚴把質量關。”8月初,在畢節高新區畢節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生産車間,隨着工人們熟練的操作,一批批精美的動漫手辦打包後將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家。
畢節明月總經理王冬陽説,作為粵黔協作企業代表之一,2021年1月,在廣州市荔灣區商務局、七星關區投促局的助推下,東莞明月集團旗下廣州市如月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畢節高新區管委會簽訂了《高端動漫手辦模型生産項目投資協議》,擬投資3.5億元,畢節明月得以落地畢節、扎根畢節。
作為一家致力於動漫洐生品開發和生産的民營企業,畢節明月專注為著名品牌“ALTER”“GSC”“Maxfactory”“MegaHouse”等高端動漫衍生品手辦模型産品進行開發和製造,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研發、管理和銷售隊伍,填補了貴州工藝美術品高端動漫手辦産業的空白。
經過3年多的發展,明月工藝從最初只有7名員工,成長為如今1400餘人的團隊;企業年産值從750萬元增長到9200余萬元,出口額從2000萬元增長到6000余萬元,稅收從100萬元增長到350余萬元……目前已建成36套自動化生産設備和108條先進的動漫手辦生産線。
王冬陽説,當地政府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幫助”,由於三年來畢節明月良好業績,今年年初,東莞明月作出了産能持續向畢節大轉移的決定,“這次轉移要新增1200人的産能,産能轉移成功之後,畢節明月的規模要佔總集團的55%左右”。
按照行業標準,每4.5名員工需配備1名技術管理人員,提高産能的關鍵在人才。面對畢節明月即將迎來的人才缺口,畢節高新區管委會積極協調,深化政校企合作,為畢節明月謀劃了一條産學研一體化發展道路。
“我們有信心在2026年順利完成本次産能轉移,繼續扎根畢節不斷發展壯大。”王冬陽説。
富發服飾:順應大勢 扎根貴州
“我們不缺訂單,訂單根本做不完。”8月中旬,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經濟開發區,貴州省富發服飾有限公司廠長賀愛科告訴記者,依靠與跨境電商希音(SHEIN)合作,今年來公司訂單始終保持供不應求。
與此同時,在富發服飾生産車間,流水線上的電子顯示屏上,“目標任務”“完成工序”“成品數量”等生産指標快速刷新……一台&縫紉設備分流程、按工種一字排開,工人們飛針走線,忙得不亦樂乎。
近年來,貴州結合紡織服裝産業現狀和發展短板,打好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要素保障、服務強化“組合拳”,做好承接産業轉移文章。
《貴州省輕紡服裝産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貴州省輕紡服裝産業鏈招商指導目錄》等一系列舉措,成為推動産業轉移發展的“規劃圖”和“路線圖”,指導全省紡織服裝産業優勢突出的市(州)、縣(市、區)編制完善“一圖三清單”,建立重點招引企業名錄庫,構建了有總體布局、有操作路徑的完整政策支撐體系。
服裝紡織業是三穗傳統的優勢産業和重要民生産業。三穗順理成章,成為貴州承接東部地區出口型、勞動密集型産業梯度轉移的重要聚集地。
2023年8月,受更低的用工成本和優良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富發服飾從廣東成功落戶三穗。在賀愛科看來,東部沿海輕紡産業向西轉移大勢所趨,貴州加快承接産業轉移,重在布局和生産要素的不斷充實。
與傳統的代加工不同,富發服飾集設計、生産、銷售於一體,生産的運動休閒服飾遠銷歐美、南亞等150余個國家和地區。
落戶三穗一年來,富發服飾穩步增長,依託總部接單、派單的形式,公司最高日産量可達3萬件,月均産值約180萬元。
“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只有不斷提升産能,才能快速融入國際市場,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賀愛科説,提高産能的關鍵在人才,如何吸引到更多員工到企業,不僅要靠當地政府,更要靠企業內生動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接下來,富發服飾將轉變原料供應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實現原材料自採自加工,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開發更多適合當地的生産訂單,促進産能持續提升。
“市場波動不大的話,預計明年將實現年産值2000至2500萬元。”賀愛科説。(記者 李雪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