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即達的幸福-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一刻”即達的幸福

2023-08-22 17:20:08  來源:貴州日報

獨山縣鄢家山安置區“因圈施策”,搬遷居民“缺什麼、補什麼”,打造“15分鐘生活圈”——

“一刻”即達的幸福

  在獨山縣鄢家山安置區,個性化、多元化的“15分鐘生活圈”,讓搬遷居民體驗到“一刻”即達的幸福生活。

  清晨的陽光明亮而透徹,一棟棟淺黃建築沐浴在旭日的金輝中,綠茵草坪生機勃勃,美好的一天開始了。7點30分許,社區幼兒園傳來歡快的童謠,家長們在音樂的陪伴下將孩子送到幼兒園門口。

  “從家裏走到幼兒園只要8分鐘,再去上班的時間都很充裕。”葉小芳是移民搬遷戶,她口中的幼兒園,是在廣州市黃埔區幫助下,獨山縣鄢家山安置區建成的一座現代化幼兒園。

  作為東西部協作廣州對口幫扶項目,鄢家山黃埔幼兒園建成後,解決了鄢家山易地移民搬遷及周邊村寨400余名適齡幼兒入園問題,配備了優秀教師、現代化教學功能室,社區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優良的教育環境。

  2018年從獨山縣基長鎮林盤村搬到鄢家山以來,5年切身體會讓葉小芳感慨萬千。社區裏有農貿市場、便民超市、社區醫院、社區警務室、儲蓄銀行等,居民在社區裏轉一圈,就能解決買菜、辦事、看病等問題。

  “快遞還能到府服務,這太棒了。”葉小芳笑道。

  15分鐘是時間尺度,也是幸福尺度,衡量著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和生活品質寬度。

  近年來,獨山縣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不斷推進建設移民搬遷群眾便民生活圈建設。

  鄢家山社區“因圈施策”,積極爭取中央、東西部協作資金建設社區服務中心、衛生室和基礎配套等項目,完善社區綜合服務、醫療衛生等功能,進一步提升社區宜居環境。  

  生活便利度的提升帶來了群眾幸福感的提升。而15分鐘就業服務圈,則為搬遷群眾提供了堅實的生存保障。

  壓線、包邊、縫紉……鄢家山社區的貴州鈞裕皮具有限公司車間,伴隨縫紉機的噠噠聲,工人們分工有序,將一片片布料組合制成一個個款式新穎的箱包。

  “車間建到家門口,不用在外奔波,能掙錢能顧家,幹起活來心裏也踏實。”該公司員工韋良會高興地説。

  為保障搬遷群眾穩定就業,鄢家山社區利用廣州市黃埔區幫扶資金,建設了3000平方米的就業幫扶車間,引來廣州企業從事箱包生産,為社區居民打造“家門口的工廠”。公司採取“保底+計件工資”形式柔性管理,有效帶動搬遷群眾就業增收。

  鄢家山社區還建成食用菌房24間、創業商鋪50個、幫扶基地20畝、農貿市場、農産品初加工車間等産業配套項目,將創業店鋪、幫扶基地、電商服務站等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出租給社區搬遷群眾自主創業,讓搬遷群眾切實享受到“下樓上班、上樓回家”的15分鐘就業生活圈。

  個性化的生活圈也獲得搬遷群眾的頻頻點讚。社區現有搬遷戶1589戶6911人,許多群眾從深山搬遷而來,為了讓大家在新的家園找到歸屬感,社區根據群眾需求,將閒置的20余畝土地整平規劃,創建了“微田園”。

  “自從簽領‘微田園’,我就種上了豇豆、西紅柿。”剛從“微田園”採摘豇豆回來的羅遵應,麻利地收拾新鮮蔬菜。離開常年勞作的土地,剛開始真有些不適應,現在只要幾步路的工夫,就可以到自家園子種果蔬,非常方便。

  “微田園”的建設,不僅為社區注入活力,留住搬遷群眾的鄉愁,也豐富了大家的“菜籃子”。小小“微田園”讓搬遷群眾耕耘起自己的“新生活”。

  “我們社區將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持續開展老年人集體過生日、四點半學校陪伴等活動,提升搬遷群眾的融入度、幸福感。”鄢家山社區黨委書記、主任趙遠盛説,社區將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和完善社區綜合服務水準、加強社區就業創業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將鄢家山社區打造成為宜居便民、多元復合、美麗健康的社區生活圈。(獨山縣融媒體中心 雷磊波)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