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潘大福:深入轉變發展方式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實現“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提供有力支撐-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潘大福:深入轉變發展方式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實現“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提供有力支撐

2023-08-05 10:27:28  來源:貴州日報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明確了“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目標願景,把牢了“國之大者”“省之大計”和“民之關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全會精神,深刻把握“三者”定位、“五期”方位,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深入推進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新篇章貢獻力量。

  深入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按照“六個有利於”要求,大力推動“三大轉變”,強化市場意識和産業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推動經濟結構持續向優、增長動能持續增強、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堅定不移優化投資結構,把投資重點轉到産業及産業配套基礎設施、民生補短板項目上來,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和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把綠色化貫穿“四新”“四化”各方面全過程,有序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穩步推進從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在全面綠色轉型中增強經濟發展競爭力和持續性。

  全面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推動國家區域重大戰略與貴州比較優勢有效結合,積極服務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紮實抓好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打造“黎從榕”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等重點工作,更加主動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製造強國、數字中國等“強國”戰略與貴州産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深化“4+”合作模式,實施承接産業轉移行動、“東數西算”等工程,積極承接東部地區能源化工、輕工紡織、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産業轉移,支持貴安新區等“1+9”國家級開放創新平台爭創國家級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努力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中作出貴州貢獻、在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中贏得貴州發展。

  全力築牢現代化産業體系“四梁八柱”。堅持産業為先、項目為王、效益為本,統籌建設現代化的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推動資源要素、産業配套等更加向“六大産業基地”和主導産業聚焦,加快構建富有貴州特色、在國家産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富礦精開”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推動産業鏈供應鏈補鏈、延鏈、升鏈、建鏈,加強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統籌抓好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支持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和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堅持把開發區、産業園區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培育發展黔中城市群,推動“強省會”行動和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畢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壯大,加快建設貴陽大數據科創城、貴州航空産業城,引導城鎮建設、産業發展、基礎設施、資源要素向“一群三帶”集聚。

  着力夯實高質量發展支撐保障。抓實政策研究、規劃計劃、投資管理、經濟體制改革、綜合平衡等職能,抓好“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政策預研儲備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等落地落實。用好“四化”項目分級管理機制,深入開展“十百千”專項行動,擴大産業及産業配套基礎設施、綜合交通、大水網、5G、教育衞生“雙提升”和“一老一小”等領域投資,有序開展存量資産和扶貧等閒置低效資産盤活。用好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各類資金,建立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促進産業大招商項目落地,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發揮好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用好土地、用能等生産要素,堅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升開發強度、投資強度、産出強度,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