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這裏的農業“玩”出了新花樣-新華網
目前,明晶農業已實現草莓脫毒種苗組培繁育工廠化生産,並建立60畝脫毒草莓種苗繁育基地,從今年9月份開始將向省內草莓種植戶大批量提供脫毒草莓組培種苗,助力草莓種植戶增産增收。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這裏的農業“玩”出了新花樣

2024-04-21 12:48:47 來源: 閩北日報
字體:

  在這裏,空心菜和澤瀉“長”在水面上,水下錦鯉遊動,魚菜共生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黑木耳菌棒像糖葫蘆一樣,一串串“騰空”懸挂,既省地方又高産;魚兒不在池塘裏,而是“住”進工廠車間,立體迴圈水養殖,讓效益翻番;還有養在瓶子裏的草莓脫毒種苗、剛繁育成功的香魚水花苗、充滿“黑科技”的拼裝式薄膜溫室、正在組裝測試的新型溪流魚缸……

  記者在順昌縣明晶種子資源田園綜合體裏看到,農業被“玩”出了新花樣,各式各樣的創新成果令人感到新奇又震撼。

  明晶種子資源田園綜合體項目由歐浦登集團投資建設,佔地85畝,總投資1億元,項目包含草莓脫毒種苗組培繁育基地、良種苗木培育示范基地、漁業種源繁育示范基地、漁業工廠化立體迴圈水養殖基地、珍稀中草藥繁育基地等,依托明晶農業與福建農林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福建省淡水水産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攻關種源“卡脖子”技術,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實踐三産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草莓種苗在這“誕生”

  發展農業,種子和苗子是關鍵“晶片”。

 在明晶草莓脫毒種苗組培室裏,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將預處理好的草莓莖尖放到顯微鏡下,小心翼翼地進行植株的剝離。旁邊,一瓶瓶草莓組培苗整齊擺列。

  “草莓組培是通過草莓莖尖分生組織培養,獲得脫毒植株,快速繁育優良品種,這是草莓種苗繁育的重要一步。與普通草莓種苗比,脫毒種苗抗病性更強、鮮果産量更大、商品率也更高。”由于長期和科研人員一起討論技術問題,明晶農業董事長盧璋如今已經成了半個草莓專家,他饒有興趣地向記者介紹一株草莓種苗在這裏如何“誕生”的。

  草莓作為一種低溫作物,優質的草莓品種主要來自北方,由于南方地區夏季長期高溫幹旱,不適合草莓種苗的繁育。目前,本省草莓種植戶大多從北方採購草莓種苗。由于路途遠,而且經常會採購到一些病毒感染苗,導致種植戶受到不小損失。

  一定要培育出適合閩北的南方優質草莓種苗!盧璋暗下決心。他找到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草莓專家蔣桂華洽談合作,雙方一拍即合,成功“牽手”。蔣桂華和該所研究員楊肖芳擔任公司的科技特派員,在草莓脫毒組培、基質育苗、生産苗栽培等方面為明晶農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明晶農業的技術團隊終于全面掌握了草莓脫毒種苗制作繁育工藝,建立了“原原種苗-原種苗-生産用苗”三級種苗繁育基地,並且解決了北方草莓種苗不能在南方“過夏”的難題。“我們充分利用鄭坊高山峽谷的溫差及山泉水資源,搭建適合草莓生長的溫室大棚,培育生産脫毒機制苗,讓草莓種苗可以順利度過嚴冬和酷暑。”盧璋驕傲地説。

  目前,明晶農業已實現草莓脫毒種苗組培繁育工廠化生産,並建立60畝脫毒草莓種苗繁育基地,從今年9月份開始將向省內草莓種植戶大批量提供脫毒草莓組培種苗,助力草莓種植戶增産增收。

  魚兒不在池塘“住”樓上

  你見過在樓上養魚嗎?

  在明晶種子資源田園綜合體裏,一棟不太起眼的兩層樓房坐落在園區一角,進去才發現,這裏原來是一個立體養魚工廠——地面一層36口直徑7米、深1.8米的塑膠養魚池按陣列排開,一眼望不到頭,在一層36口魚池上方,又架起了24條跑道魚池,工作人員正在監測水質,投喂飼料。

  “這是我們剛建成不久的工廠化立體迴圈水養殖基地,底層養殖我們繁育的淡水石斑和馬口魚等冷水魚,上層跑道魚池養殖錦鯉等熱水魚。立體化工廠化養殖既節約了土地資源,又實現了污水零排放。”盧璋介紹,由于魚兒在生長過程中會産生排泄物,魚池中也會有食物殘渣等垃圾,要保持水體潔凈節約用水,就要進行凈化迴圈。

  盧璋接著解釋,山泉水先從山裏引入塑膠魚池,每個魚池底部都有一個“魚馬桶”,魚兒糞便和殘餌通過“魚馬桶”流入一個個豎流沉淀器,並在這個“轉机站”進行過濾沉淀,沉淀的廢棄物通過壓榨機壓榨後自動進入收集袋,變成基地裏草莓、西紅柿等果蔬的有機肥;經過“轉机站”過濾後的凈水還要經過箱式微濾機進行再次過濾,之後流入帶有紫外線燈的蓄水池進行消毒滅菌,再經過蛋白物質分離、臭氧化處理等一係列操作,幹凈的水體又被重新輸回魚池內。

  “36口魚池分為四個生化區,每個生化區都有這樣一套獨立的迴圈水係統。我們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在手機APP上隨時隨地監控水質和採集數據。”盧璋一邊介紹一邊帶記者來到二樓的跑道魚養殖場。

  樓上,一條條長長的帶有坡度的跑道魚池呈現在眼前。“我們引來高山峽谷的山泉水,創新模擬溪水峽谷的水流效果,養殖順昌本地珍稀魚種。”還沒等記者看個明白,盧璋又指著樓頂的玻璃溫室棚頂説,“這個玻璃棚頂可以自動化開合,並利用水簾機來自動調節養殖場的溫度和濕度,實現魚類無冬眠養殖,一年可養三茬馬口魚,效益提高了好幾倍……”。

  目前,這個養殖基地淡水魚年收獲量為300多噸,産值達1600多萬元,為推廣市域、縣域優良水産品種提供了示范。

  小溫室裏藏著“黑科技”

  在參觀過程中,一個小小的溫室棚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和傳統大棚不同,這個溫室棚頂和四周側窗可以開合,溫室框架是當地的竹杉木,大小如一個可移動的小集裝箱,裏面擺滿了一盆盆草莓和蘭花。

  “這是我們剛研制的竹杉薄膜窗拼裝式溫室,已申請了發明專利,並且已量産。”盧璋介紹,每個標準溫室長4米、寬2米、高2米,薄膜窗和骨架全部標準化,可在工廠預制生産,既可快速拼裝成單幢溫室,也可以拼連形成面積更大的連幢大型溫室,非常適合各種農作物栽培和魚類養殖項目使用。

  除了可快速拼裝,這個溫室棚還有一項“黑科技”——棚內薄膜上不起霧氣。“溫室大棚在太陽照射下,薄膜上容易有水汽,不利于陽光透射,我們每個竹木框架上用三層彈性膜,中間膜層的對角上留有兩個空氣對流孔,使空氣可以流動起來,達到保溫隔熱不發霧功能。”盧璋興致勃勃地説,“別小看這兩個小孔,我們已經申請了發明專利。”

  此外,溫室屋頂採用雙斜面設計,下有排水槽,雨水可通過水槽下水管道接入地面容器,對栽培作物進行滴灌;溫室四側薄膜窗也可根據季節需要電動或手動打開通風,滿足不同作物溫度需求;三層彈性膜既耐衝擊又可承壓,具有抗雪抗冰雹抗暴雨功能……一個個“黑科技”讓人稱讚不已。

  “我們充分利用歐浦登工廠研發團隊,研發了不少農工融合産品,比如溫室棚的薄膜就是利用電子顯示屏上的廢棄保護膜制作,‘活魚送到家項目’中的魚缸玻璃也是利用原來的玻璃生産線直接制作。”盧璋笑言,“這才是真正的工業反哺農業。”

  最近,明晶種子資源田園綜合體又開始建設七葉一枝花、黃精、金線蓮、芍藥等珍稀中草藥繁育基地,並將目光瞄向了研學市場,希望通過農業創新、科普研學,讓孩子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感受農業科技的力量。

  “農業有無限前景,我希望通過農工旅融合發展,實實在在地為鄉村振興出一份力。”談起未來,盧璋言辭懇切。(記者 朱領軍 通訊員 池亮亮)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