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明亮的住院大樓裏,病床邊的“AI醫生”仔細詢問患者病情和術後情況,提醒患者按時吃藥和飲食禁忌,還能對患者提出的醫學科普問題對答如流,並通過講故事、播放音樂等,為患者提供積極的情緒支持……
這種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的智慧醫院場景,正是2024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據要素賽道的賽題場景之一。
據了解,這道《“肝”柔相濟,大模型開創肝病醫患交互服務新格局》的賽題,由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福州大學醫工交叉研究院共同出題。該賽題要求參賽團隊創建一個AI助手,能夠在“閱讀”患者的個體化病歷數據後,回答該患者在關鍵醫療場景中提出的關鍵問題。該賽題吸引了來自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華為、騰訊、京東、小紅書、國家電網等知名企業以及多家醫療機構和醫院的2200多支隊伍報名參賽。目前,該賽題的作品提交環節已結束,進入作品評審階段。
“該賽題是針對又忙又累的醫生和委屈不解的患者這一醫療痛點問題,選手通過大模型研發的AI助手要能減少醫護人員簡單重復勞動、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覆蓋醫療服務的全周期場景。”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郭鵬飛介紹説,該賽題設置極具挑戰性,聚焦智能醫療的前沿領域,主要考察選手的大模型設計和訓練能力。
大模型訓練需要耗費大量算力資源。據了解,在本賽道中,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專門為參賽選手開放提供免費優質的國産算力資源,幫助選手節省參賽成本、加強技術創新,讓“AI醫生”加“數”前行。“提供頂級國産算力支持,既能為參賽選手開發精準、高效的診療AI系統,為促進醫療健康領域技術創新提供重要技術保障,也是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賦能醫療健康等關鍵行業的重要舉措。”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有關負責人&&。
據了解,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要素越來越廣泛地融入醫療健康的各個環節,進一步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群眾就醫獲得感。例如,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研發使用的“孟超肝病外腦系統”入選國家衛健委“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最佳案例”,其核心的“智能圖像識別模塊”就來自2019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的成果轉化。今年,該醫院也將借助大賽,對“AI醫生”的醫療落地場景能力進行評估,推動比賽項目成果落地。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等合作單位,採用智力眾包的方式和精英選手們開展合作,攻克醫療人工智能落地應用中的關鍵難題,為醫患交互的革新性服務貢獻重要力量。”郭鵬飛説。(蔣巧玲 龔天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