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出經濟社會發展高分報表 2024年榮昌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增長5.8%
2024年,榮昌區強化穩進增效,充分釋放活力,全面激發動力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同比(下同)增長5.8%,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5.9%、6.6%。全社會固定投資增長10%,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42.09億元、增長 29.1%。
一年來,榮昌強化惠民強企,優化服務舉措,提升工作質效持續唱響做靚“千年榮昌”“民營經濟”兩張金名片。舉辦“千年榮昌”主題系列活動,形成重要節假日“百萬人游榮昌”的繁榮景象。召開首屆全國榮商大會,舉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動周”,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辦好一批民生實事,民生支出佔比保持80%以上。
2025年全力推動十個方面工作 力爭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左右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也是榮昌撤縣設區十周年。2025年榮昌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於GDP增速,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下降達到“十四五”目標要求。
圍繞實現這些目標,榮昌區將深入實施“轉型升級十大行動”“民生改善十大工程”,全力抓好推動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見效、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投資提效和消費提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民營經濟持續壯大、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千年榮昌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大美榮昌”建設、民生福祉改善以及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等十個方面的工作,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確保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推動成渝腹心現代化新興城市建設走深走實,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出更多榮昌貢獻。
強化“四鏈融合”“四側協同” 做大做強“2335”現代製造業集群
今年榮昌區將緊盯做大做強“2335”現代製造業集群,進一步強化“四鏈融合”“四側協同”,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質生産力,全面提升産業發展能級。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家以上,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6%以上。
》》推動科技創新全鏈條加速突破
一方面,建強用好科創平台。充分發揮好畜牧科技這個最大優勢,以國家畜牧科技城建設為統攬,持續推進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國家區域性生豬種業創新基地等重大科創平台建設,積極爭取獲批建設國家畜牧産業技術交易市場。聚焦生豬種業、綠色高效養殖、疫病防控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在畜牧領域特別是在生豬産業領域實現更多重大科技成果突破,助推生豬全産業鏈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快構建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機制,支持龍頭企業整合産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組成創新聯合體,力爭新增各類創新平台載體15個以上。支持榮昌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發展壯大,布局建設一批專業化中試和應用驗證平台,力爭促進科技成果在榮轉移轉化25項以上。
另一方面,引優培強科創主體。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培育內部創新創業團隊,推動中小企業沿着“創新型—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梯度成長,力爭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5家以上。同時,深入實施科技領軍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持續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科技型企業分別達到270家、2000家以上。
》》鞏固提升優勢主導産業
大力實施現代製造業集群提質行動,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産業集群。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智能製造方面,圍繞長安、賽力斯等本土車企産業鏈、供應鏈靶向發力,提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及智能製造産業發展。食品及農産品加工産業方面,持續壯大食品及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加快休閒食品、功能食品、預製菜等特色産業全鏈條升級,大力發展陶酒産業。生物醫藥方面,加強原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研發,推動豬源性生物醫藥産業鏈建設,加快培育畜牧科技、生物製造、中藥飲片、特醫食品等産業新增長點。電子信息産業方面,持續聚焦成渝電子信息萬億級市場,大力發展汽車電子産業,拓展車規級PCBA等産品領域,推動重慶電子電路産業園提檔升級,持續壯大電子信息先進製造集群。新材料新能源産業方面,積極融入“成渝氫走廊”建設,加快光伏、氫能等新材料新能源産業發展。
》》培育發展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
瞄準發展新賽道,堅持“産業研究院+産業基金+産業園區”的産業生成路徑,加快引育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未來能源等戰略性“新星”産業,爭創未來産業先導區。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推動低空領域新技術新産品的場景創新與規模應用示範,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産業園。
》》推進傳統産業“智改數轉綠色化”行動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實施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探索“人工智能+製造”産業發展路徑,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裝備,推進智能工廠、綠色工廠建設。
持續擦亮“123456”營商環境品牌 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做優
2025年,榮昌區將秉承“再怎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也不為過”的理念,持續打造“123456”營商環境品牌,擦亮民營經濟“金名片”。
》》迭代升級營商環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線下“只進一門”、線上“一網通辦”,全面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和“政務服務體驗官”制度,打造“榮易辦”政務服務品牌體系。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入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紮實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和執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利益。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實施“強幹繁枝茂葉”行動,推進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分類促進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實現“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落實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發展支持措施,提升水、電、氣、路、訊等保障水平,推動民營企業“個轉企”“微升小”“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常態化搭建政銀企對接平台,全力做好民營企業融資服務。
》》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鼓勵支持企業家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生態環保、光彩事業、公益慈善事業,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舉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動周,選樹優秀企業家典型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籌建榮商總會,講好榮商故事,凝聚榮商力量,推進榮商回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