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新質牽引、實體支撐,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我們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發揚“説了算、定了幹、馬上辦”的工作作風,聚焦産業和就業,聚力創新和創業,全力抓招商、抓項目、抓要素、抓服務,構建具有大渡口辨識度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一是推動工業經濟提速躍升。堅持工業立區、工業興區、工業強區,積極融入全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着力育企業、延鏈條、增稅收、擴就業,不斷優存量、促增量、擴總量、提質量,鞏固提升優勢主導産業,發展壯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聚焦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生物醫藥、新材料、生態環保、重慶小面五大産業,實施工業經濟三年倍增計劃,提速建橋C區拓展區建設,全力打造千億産業園區,加快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條現代化,着力打造新質生産力動力源。
二是推動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部署實施消費提振、服務業提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以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為目標,推動華潤萬象匯、萬達廣場、九宮廟步行街等重點商圈、商業綜合體聯動提質發展;以建設萬噸商旅融合總部為抓手,加快打造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促進現代物流業擴容提質;以構建現代金融體系為重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三是推動農文旅數融合提質增效。積極探索現代化都市田園鄉村建設新路子,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提升行動,深化“強村富民”改革,大力培育“強村公司”,健全金鰲田園綜合體4A級景區運營機制,加快推進“中梁康養”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數字鄉村,繪就新時代巴渝和美鄉村大渡口圖景。
堅持改革開放、創新致勝,重塑全域躍升新格局
我們將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集聚科技創新第一動力,聚焦重點領域謀改革、抓改革,融入開放樞紐拓空間、作貢獻,放大創新優勢育主體、聚人才,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開闢更大空間。
一是深化改革突破。聚焦國資國企、園區改革等重點任務,緊盯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圍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痛點,健全集智攻堅、對上爭取、質效評價、典型培育等機制,謀劃打造一批具有大渡口辨識度、全市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
二是拓展開放格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以重慶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落地為牽引,用好重慶高新區建橋園、自貿試驗區大渡口聯動創新區等開放平台,強化政策、項目、平台協同,促進通道、經貿、産業聯動,支持重點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重塑全域開發開放格局。
三是集聚創新動能。圍繞全市“416”科技創新布局,部署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健全完善創新創業支持舉措,培育一批懂科技、懂産業、懂投資的科技型企業家,全面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聚焦整體智治、高效協同,描繪宜居宜業新藍圖
我們將錨定建設“宜居宜業城”目標,聚焦整體智治、高效協同,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投資發展最佳地,加快建設聞者嚮往、來者留戀、居者自豪的美麗大渡口。
一是推進城鄉融合。制定實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重慶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重慶國際小球賽事中心、國家工業版本館、潛能喜來登酒店等重大功能性項目建設,以中梁山、金鰲山為牽引打造都市鄉村振興示範新範式,打造産城融合、城鄉一體、宜居宜業魅力新城。
二是創新社會治理。聚焦數字賦能和“大綜合一體化”雙向賦能,全面推進數字重慶基本能力建設,推動區、鎮街兩級治理中心高效貫通,強化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全鏈條協同,完善急用先行領域統籌運行管理機制,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更好統籌發展安全,以“莎姐”社會治理品牌為抓手,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層層放大基層治理效能。
三是增進民生福祉。圍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來謀劃工作、推動發展,實施增進民生福祉三年行動計劃,每年辦好10件區級重點民生實事,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質打造“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持續深化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強化政治鑄魂、黨建統領,展現唯實爭先新氣象一是築牢絕對忠誠。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完善政治鑄魂體系,健全政治忠誠淬煉機制,教育引導全區黨員幹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二是凈化政治生態。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鞏固拓展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刻汲取歷史教訓,以案為鑒、引以為戒,持續強化正風肅紀反腐,開展幹部執行力提升作風建設年行動,打造“清風義渡”廉潔文化品牌;牢固樹立實幹實績選人用人導向,幫實幹者撐腰,為改革者清障,讓擔當者暖心,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三是加強黨的建設。全面提高黨的領導力組織力,落實黨建統領“885”工作體系,健全區領導&&鎮街、村(社區)工作機制,加快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培育具有大渡口辨識度的特色黨建品牌;加快提升“141”基層智治體系實戰能力,舉辦“智薈大渡口”講堂,持續增強廣大黨員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帶動全區各項工作爭先進位、爭創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