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信君(右)和張瀟(左)正在為轄區困難群眾準備年夜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紫東 攝
水在鍋裏翻騰,氤氳的水汽籠着爐邊。
陳信君拿着筷子,一個勁往張瀟手裏的漏網夾餃子。
“火開大點,多煮點,搞快煮了送過去,莫讓別個等久了。”陳信君催促着張瀟。
陳信君和張瀟是重慶市渝中區公安分局大陽溝派出所民警,兩位90後今年第一次為所裏的愛心年夜飯“掌廚”。
大陽溝派出所有一項延續30多年的傳統。在除夕夜,派出所會邀請轄區內的困難群眾一起團年。
水餃浮浮沉沉幾次,陳信君往打包盒裏裝好後,小跑着往派出所調解室送。
調解室等候的這十幾人是陳信君轄區內的環衛工人。
當得知他們今年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堅守到凌晨時,陳信君便主動邀請他們到所裏團年。
一份份水餃端到面前,陳信君和張瀟囑咐大家不要客氣,不夠還可以添。
“這個餃子不錯哦,一吃就知道是自己包的。”環衛工人廖順香吃了幾個後,豎着大拇指給面前的民警點讚。廖順香説,她當環衛工這十八年來,每年除夕都在崗位上。“這些年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吃過一次團年飯,今天終於吃到了,謝謝你們喲。”
臨近用餐結束,陳信君又從食堂裏面煮了4份餃子。“這幾盒麻煩幫我帶給隊裏值班的人。”陳信君細心地請廖順香帶回去。
送走了環衛工人,陳信君和張瀟又馬不停蹄煮了幾份餃子往轄區送。
張瀟是磨房巷的社區民警,她對轄區的孤寡老人陳婆婆一直十分惦記。
“老年人孤獨,孤寡老人過年過節更需要關愛。”送年夜飯的路上,張瀟和陳信君一直交流陳婆婆的情況。
去年3月份,張瀟成為社區民警。在日常走訪中,他發現70多歲的陳婆婆一直是獨居。於是,陳婆婆便成了他的重點關注對象。
“咚咚咚……”不多久,倆人便來到陳婆婆家門口,張瀟熟練敲開了大門。
在家中,張瀟拿出水餃囑咐陳婆婆趁熱吃。
“婆婆,過完年我們去打第二針疫苗哈。”看著陳婆婆在餐桌上吃年夜飯,張瀟順手收拾起了面前的茶几,嘴裏“安排”起了老人家的時間,督促陳婆婆去打疫苗。
從陳婆婆家出來,張瀟和陳信君回到派出所才吃上他們自己的年夜飯。
“抓緊吃,今天的大型活動安保任務重,早點上崗。”桌子上的飯菜一下子一掃而光,陳信君、張瀟和同事們迅速回到了崗位上,開始了除夕夜的執勤任務。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趙紫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