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天氣晴好,渝中區南區路,道路兩旁鮮花盛開。重慶日報供圖
11月7日,農曆十月十四,我們將迎來今年第十九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進入11月,重慶的天氣雖然晴雨相間,但與人們印象中冬天的天寒地凍相去甚遠。
這麼快就到冬天了?為什麼還這麼暖和?
氣象專家&&,對於重慶來説,立冬與入冬是兩回事,雖然立冬已到,但重慶的冬天還沒來。
溫暖少雨,立冬離冬天還有點遠
立冬節氣,一般在公曆每年11月7日前後。什麼是“立冬”?中國古代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專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這是説,立冬是世間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的開始,此時,天氣逐漸寒冷起來。
不過,今年立冬節氣前後,氣溫卻不像冬天那樣寒冷。11月6日,陽光回歸中心城區,曬在身上暖洋洋的,與印象中的冬天相去甚遠。對於重慶來説,真正的冬天還需要一段時間。
根據氣象學規定,一個地方入冬需要連續5日滑動平均氣溫低於10℃,這5天的第一天才是入冬日,此時,真正的冬天才算來臨。在重慶,常年最先入冬的地方是城口,一般在11月中旬就能入冬,此後,重慶各地根據海拔高低的不同陸續入冬,而中心城區入冬要等到12月中旬。
這個11月,重慶的氣候將是溫暖少雨的,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將高於10℃,很難達到入冬標準。據重慶市氣候中心預計:今年11月份,重慶全市平均氣溫為14℃,較常年同期的13.4℃偏高0.6℃;各地平均氣溫為10℃~15℃,其中海拔較高地區為10℃~12.5℃,其餘地區為12.6℃~15℃。
降雨方面,1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45毫米左右,總體較常年同期51.2毫米偏少1成;各地降水量為30~55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長江沿線以北大部地區偏多1成,其餘地區偏少1~2成。
立冬來臨,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
立冬過後,天氣日漸寒涼,自然界的萬物都將進入休眠的狀態,待到來年春天再恢復生機,此時,人們應該如何養生呢?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中醫與風濕免疫科主任鄒慶華介紹,此時養生保健重在順應自然界閉藏規律。
中醫認為,人體應與自然界相應才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在寒冷的冬季,宜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於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積蓄。另外,冬季光照時間短,陰氣偏盛,陽氣偏弱,易産生抑鬱等低落情緒,在陽光充足的午後,可以多到室外曬太陽,補充陽氣。
冬季飲食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適宜食用滋陰潛陽的膳食,不宜食用生冷、燥熱等食物。冬季養生應重視補腎,中醫認為黑色食物多具有補益腎氣的作用,比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進補的前提是具有健康的脾胃消化能力,因此,在進補之前或同時注意健脾益胃。日常可以選擇食用茯苓、山藥、白術、黨參、白扁豆等具有健脾益胃功效的食材。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