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中心城區繼續隔天一檢 進入公共場所須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11月5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13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通報稱,將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需要,在中心城區繼續開展間隔一天一次的區域核酸檢測。

  我市11月已累計新增本土感染者254例

  據介紹,11月5日0-18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4例(沙坪壩區12例,大足區11例,萬州區、渝北區、江津區、銅梁區各2例,大渡口區、長壽區、萬盛經開區各1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42例(大足區8例,沙坪壩區7例,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各6例,渝北區4例,巴南區3例,江北區、江津區、永川區各2例,萬州區、南川區各1例)。目前,我市現有感染者均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集中隔離治療和隔離醫學觀察,情況穩定。

  李畔説,11月以來,全國感染者人數迅速增加,已連續3天單日新增超過3000例,涉及29個省份,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截至11月5日18時,我市11月已累計新增本土感染者254例,涉及11起疫情。其中,9起疫情無本土關聯病例,疫情傳播範圍較小,已迅速得到控制;“11·03”銅梁疫情報告7例感染者,存在一定的社會面傳播風險;此外,“11·01”沙坪壩疫情已累計報告感染者231例,涉及19個區縣,感染者被發現前活動範圍廣泛、軌跡複雜,涉及商場、超市、歌舞廳、餐館等多處人員流動性大的公共場所,疫情傳播風險大。

  目前,各項疫情處置工作正在有力有序進行中。

  沙坪壩區新劃定高風險區2個、中風險區8個和臨時管控區8個

  沙坪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委新聞發言人賈宇介紹,11月5日0-18時,沙坪壩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7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集中隔離治療和隔離醫學觀察。

  綜合市、區疾控專家意見,按照科學精準、點狀管理的原則,沙坪壩區新劃定高風險區2個、中風險區8個和臨時管控區8個。11月5日早上8點已解除三峽廣場商圈未出現陽性病例區域和其他街道8處區域的臨時管控措施。

  在社會面管控和保供方面,從11月3日起,沙坪壩全區密閉場所暫停營業,暫停一切聚集性活動;商超、餐飲等公共場所嚴格執行“兩碼一證”查驗等公共場所防疫規定。

  賈宇介紹,從11月1日至11月4日,該區已有序完成全區22個鎮街四輪全員核酸檢測,11月5日-7日,將繼續在全區22個鎮街實行擴面核酸篩查。

  下一步,沙坪壩區將集中力量快速科學高效處置,並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恢復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有序恢復群眾正常生活秩序。

  11月3日區域核酸檢測共檢出感染者19例

  李畔説,核酸檢測是快速發現隱匿感染者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心城區各區已於11月3日開展了一輪區域核酸檢測,共檢出感染者19例,快速排查到了風險隱患、有效降低了傳播風險,也有效減緩了本輪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在廣大市民的積極配合下,中心城區第二輪區域核酸檢測工作正在平穩有序進行。

  接下來,我市將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需要,在中心城區繼續開展間隔一天一次的區域核酸檢測,在疫情應急處置期間,各涉疫區縣對涉疫區域分別開展相應頻次的核酸篩查,盡全力排查隱匿感染者,盡全力斬斷疫情傳播鏈條,盡全力阻止疫情擴散蔓延,確保在最短時間、以最小代價控制住疫情。

  中心城區請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進入公共場所

  李畔&&,公共場所人員密集、流動性大,且部分場所空間相對密閉,這類環境對疫情傳播具有放大器效應,極易出現疫情快速傳播。在疫情應急處置期間,請廣大市民積極配合掃碼、測溫、戴口罩、在中心城區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進入公共場所等疫情防控措施。

  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羅飛稱,對於人員密集且流動性大、空間密閉,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場所,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應在採取健康監測、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做好個人防護,按照行業主管部門要求定期開展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開放。目前,全市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且正值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面臨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雙重壓力,對於前往重點場所的市民朋友有以下建議:

  首先,應減少非必要的出行和聚集性活動,避免去人群聚集、空間密閉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如確需出行,在出行前做好自我健康狀況核查,確認健康碼為綠碼,準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便攜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規範佩戴口罩,減少與他人接觸。

  其次,在進入公共場所後請繼續規範佩戴口罩,並配合工作人員做好測量體溫、掃場所碼,查驗健康碼和行程卡等防控措施。做好手衞生,減少不必要的觸摸,使用公共設施後,應盡快洗手或手消毒。外出期間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目的明確,盡快完成所需辦理事宜,減少在公共場所停留時間。在外就餐時,選擇間距較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避免擁擠,錯峰就餐,如果兩人以上合餐時應使用公筷或者公勺。

  回家後市民應主動關注各級政府渠道發布的疫情相關信息,如發現自己近期行程與感染者活動軌跡有重疊,請及時主動向社區(單位)報備,並按要求做好核酸檢測、自我健康監測等相應的防控措施。如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身體不適症狀,在做好個人防護前提下,及時就近選擇醫療機構就診,並主動告知自己近期的活動史以及與相關人員接觸史。

  羅飛提醒,由於近期我市多地發生疫情,有的市民可能會收到疫情排查相關提示短信,如果活動範圍涉及多個發生疫情的地點,還可能收到多條提示短信。請收到短信的市民按要求落實相應頻次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記者 李珩 雲鈺)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1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