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重慶已出現兩輪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少雨天氣,據統計,目前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銅梁、榮昌、梁平、武隆、開州、奉節、巫山、巫溪、彭水16個區縣部分地區已出現人畜飲水困難和農作物因旱受災,其中永川、巫山、彭水因旱受災人口比例超過3%,武隆因旱受災人口比例超過 5%。
8月10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面對持續嚴峻的旱情,重慶多地展開行動,全力保障易旱地區乾旱期間飲水保供。

巫山縣,送水車解決當地村民飲水難的問題。巫山縣水利局供圖
巫山:送水送到家門口 高山地帶飲水不再難
“鄉親們,水來了,都出來接水了!”8月7日,在巫山縣巫峽鎮春泉村,工作人員一邊搬着送水車上的水,一邊大聲地吆喝着。
據了解,受持續高溫極端天氣影響,巫山縣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飲用水短缺,特別是巫峽鎮等高山地帶,飲用水短缺的現象較為嚴重。
因此,從7月中旬開始,巫山縣便組織抗旱送水車為村民運送生活飲用水,有效緩解了當地居民的用水困難,保障了他們的正常生活。
此外,針對臨近死水位甚至乾枯的工程,巫山縣發動群眾積極尋找新的水源引水入庫、入池、入塘,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為保障居民用水,彭水開展送水、抽水工作。彭水縣水利局供圖
彭水:抽水又送水 解決3.8萬人缺水問題
“有水了,有水了。”8月8日,隨着電機的聲音響起,一股水流從水管裏流了出來,彭水縣蘆塘鎮居民們懸着的心終於落了地。
據了解,7月以來,彭水縣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以上)高達33天,為1961年以來第1多。截止8月9日,乾旱造成彭水24個鄉鎮不同程度受旱,作物受旱面積9.146千公頃,重旱1.3618千公頃,乾枯0.2012千公頃,因旱人畜飲水困難3.8513萬人,1.665萬頭牲畜。
為確保當地人民群眾的最低生活用水保障,彭水縣調集抽水設備和送水車輛,對蘆塘、聯合、龍射等13個鄉鎮街道開展送水、抽水工作。臨時解決了3.8513萬人,1.665萬頭牲畜的缺水問題,使人民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確保了易旱地區乾旱期間飲水保供。
奉節:消防車變送水車 解決留守群體用水難題
“大家快來啊,送水車到了!”8月8日,一輛滿載着水的消防車駛進奉節縣公平鎮同心村4社,為缺水的村民送來了“及時水”,而這已經是他們第10天來到這裡送水了。
自7月以來,連日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部分村社水源枯涸,村民飲水告急。且該村大部分農戶家中都是留守群體,找水不僅費勁,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針對此情況,公平鎮及時安排消防隊的車輛為缺水嚴重地區的居民送水。“他們不但把水送到家門口,還幫助我們這些腿腳不便的老人,把水裝到水缸裏,太感謝了!”同心村年過七旬的老人唐國文説。
截至8月10日,公平鎮的送水行動已經開展了12天,共為村民送水122車,有效緩解了3000余村民的飲水難題。

永川區,送水車為飲水困難地區村民送水解困。永川區水利局供圖
永川:科技助力 千余畝農田及時“解渴”
8月9日,在永川區板橋鎮,四台潛水泵正在嗡嗡轉動,圍在一旁的村民滿心歡喜地看著一股股水流源源不斷地涌向田間。
據了解,7月下旬以來,永川區進入持續高溫天氣,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板橋鎮的花椒有不同程度的乾旱。
這段時間,在田間地頭,當地黨委政府積極組織村民開展抗旱保苗,利用機器澆灌了千余畝農田,確保明年花椒的豐産豐收。
據介紹,為減少高溫天氣給群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産帶來威脅,永川區多措並舉全力做好“抗旱保供”工作。不僅通過送水車為飲水困難地區村民送水解困,還推進了城鄉供水設施設備改造和産能提升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部分地區用水困難。
銅梁:修建蓄水池 讓村民用上“穩定水”
“大家手上的活稍快些,盡快把蓄水池建好……”8月7日上午,在銅梁區西河鎮雙永村金銀花生産基地和玉米間種基地蓄水池施工建設現場,儘管天氣炎熱,但工人師傅們一刻也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據介紹,7月以來,重慶出現兩輪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為有效應對當下的晴熱高溫天氣給農作物帶來的乾旱影響,村裏及時在基地裏修建蓄水池進行蓄水抗旱保濕,便於廣大村民更好的進行農事農耕。
因此,施工人員在充分做好施工安全、防暑降溫和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施工建設進度,預計本月15日左右,基地的3個蓄水池新建任務將全部完成。
下一步,村裏還將採取有利措施,加快完善好蓄水池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確保基地蓄水池早日“上崗”,解決當地農作物灌溉缺水問題。(王旭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