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連晴高溫使重慶300余萬畝水稻提前成熟 高效搶收確保顆粒歸倉

  今年,我市部分平壩和淺丘地區的水稻成熟期比往年提前一週左右,在7月底至8月初就迎來了開鐮的大忙時節。

  水稻提前成熟是否會影響收割和稻穀品質?酷暑高溫下又該如何確保顆粒歸倉?記者走進田間地頭進行了採訪調查。

  連晴高溫“逼”熟水稻

  “周總,明天有空沒?我家1000畝水稻還等着你的‘大鐵牛’來收割哦。”

  “老輩子莫着急嘛,明天就去你家收水稻。”

  8月8日下午5點,重慶圓桂農機股份合作社理事長周元貴剛將農機熄火,還沒來得及休息一會兒,就接到永川區金龍鎮水稻種植大戶李軍打來電話,和他預約收割水稻的事。

  “這幾天特別忙。”周元貴説,往年這個時候,合作社還在調試農機具,但今年從8月2日開機以來,訂單不斷,合作社每天有5&&合收割機在永川各個鄉鎮的稻田裏來回奔忙,目前已搶收水稻千余畝。

  市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方立魁分析説,水稻的成熟期與氣溫緊密相關,按照以往,全市低海拔地區的水稻一般在8月中上旬開始收割,但今年從7月中下旬開始,我市氣溫保持在35℃以上,連晴高溫加快了水稻灌漿,水稻生長期也由155天縮短為148-150天。

  截至目前,全市海拔二三百米的淺丘地區的水稻都已開鐮,主要包括渝西所有區縣,以及梁平、長壽、墊江等地勢相對較平的區縣,提早開鐮的水稻面積大約佔全市水稻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有300余萬畝。

  提前開鐮有利有弊

  水稻提前收穫,李軍高興之餘,也有煩惱——

  稻穀提前成熟,秸稈頭重腳輕,抗倒伏能力變弱,要是不及時收割,遇上颳風,秸稈可能會垮稈,水稻機收損耗也會增大;若是遇上連續下雨,成熟的稻穀則會出現霉變。

  周元貴説,晴熱高溫也會使水稻的品質受到影響,高溫會影響水稻授粉,進而影響水稻結穗,出現一些稻穀空殼的情況。同時,溫度過高,水分蒸發快,稻穀營養也受到一定影響。為了降低損失,他們寧肯冒着高溫加班加點也要搶收水稻。

  在方立魁看來,水稻提前開鐮也並非都是不利因素。重慶有留再生稻的傳統,水稻提前收割後,充足的光熱水氣能夠為再生稻贏得更多生長時間,從而為其豐收打下基礎。

  打出“組合拳”確保好收成

  在持續高溫的影響下,低海拔地區已經成熟的水稻,如何做到高效搶收?

  周元貴説,為了迎戰高溫,他將機手分為了5個班組,每天分早中晚三班搶收水稻。同時,每台農機配備了防暑用品,有的農機還安裝了風扇和空調,確保機器和人連軸轉。

  為了確保顆粒歸倉,在開展機收前,周元貴請來農機專家專門為30多名機手開展農機操作培訓。“通過機手的技能培訓以及農機的反復改良,今年一畝水稻機收能減損3%,換句話説,每畝稻田能增加30斤稻穀。”周元貴自豪地説。

  而在我市一些中高海拔地區,記者發現,水稻還正值灌漿的關鍵期,雖然都已結穗,但顆粒比較乾癟,顏色也偏青。如何確保這些地區的水稻有好收成?

  “我們打出了‘組合拳’。”方立魁説,一方面全市成立了“市級+區級+鄉鎮”三級農技服務體系,加強對水稻生産的農事指導。同時,指導各區縣加強水渠、山坪塘的修繕,為水稻科學補水,並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水稻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開展水稻管護要領的相關培訓等。

  如今,全市已有近萬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為種植戶開展農事指導,發放水稻高溫田間管護資料,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千場次,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90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