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美了村莊富了百姓 農旅融合助力巴山渝水“美麗振興”
2022年08月05日 11:08 來源: 新華網

 

在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鄉村藝術中心是由廢棄的糧倉改造而成。資料圖 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8月5日電(韓夢霖 曹妤)盛夏時節,沿著蜿蜒的鄉村小道走進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東升村,清澈的小溪沿著村落潺潺而過,香柳夾道飄香,農房墻上繪著鮮艷的童趣畫……漫步在東升村的田間地頭,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美麗鄉村畫卷在此徐徐展開。“這裏的夏天就像一幅寫實版的鄉村油畫。”一位遊客如是説。

  農業與旅遊業的融合是農村産業融合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推進鄉村振興走深走實的重要手段。近日,新華網“鄉村振興在行動”調研團隊走進重慶市多個區縣,了解農旅融合發展如何在巴山渝水描繪“美麗振興”的“新圖景”、奏響新時代的鄉村“田園牧歌”。

  提靚顏值

  農旅融合美了村莊、富了村民

  東升村第一書記杜曉睿介紹,東升村通過探索“鄉村藝術化、藝術鄉村化”,邀請專家進行規劃,挖掘鄉土文化資源,讓鄉村遺産活化再生。同時,營造鄉村公共空間的藝術氛圍,讓來到這裏的遊客體驗鄉土藝術和村居生活之美。

  走在村裏鄉間小徑上,隨處可見利用閒置資源改造的藝術空間——豬圈改造成涼亭和圖書館,閒置房屋改造成咖啡吧;荒地加裝座椅美化後,成了村民們遛彎聊天的地方;房前屋後的空地種上鮮花綠植,藝術化的裝飾點綴其間。當地還將廢棄多年的糧倉改造成展示百年鄉建文化、水渠文化、中小學美育成果的展館,開發出鄉村電影院、書屋、大舞臺等公共空間,曾經稻谷飄香的倉庫變成了滋養當地村民的精神糧倉。

北碚區柳蔭鎮東升村柳門竹巷。資料圖 新華網發

  2021年,柳蔭鎮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0余萬元,村集體增收150余萬元。

  “村莊越來越美了,節假日來耍的遊客特別多。兒子兒媳也回來了,開起了農家樂。”東升村村民李大爺高興地説。

  在重慶,農旅融合不僅提升了村莊“顏值”,也讓村民嘗到了發展的甜頭。7月中旬的彭水縣善感鄉農綱村蓮藕種植基地,500多畝荷花綻放,夏日荷韻美不勝收。村民穿梭在荷田中除草管護,遊客在荷塘裏拍照留影。今年1月,善感鄉對當地的一片撂荒地復耕復種,發展蓮藕輪作基地。蓮藕基地不僅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打卡地,還讓村民實現了穩定增收。

  “從4月份蓮藕種植以來,在基地裏務工收入差不多有6000元。”村民田永余笑著説,“我自家3.5畝農田租給蓮藕種植基地,相當于給自己打工了。”自蓮藕種植基地建設以來,當地僅務工費用就已發放6萬多元。

彭水縣善感鄉農綱村,荷花盛開迎客來。新華網發(趙勇 攝)

  做強載體

  田園綜合體建設繪出振興好風景

  如今的巴渝大地上,一個個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研學科普、餐飲會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建設中。這些項目在留住鄉愁記憶的同時,也成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位于長壽區雲臺鎮八字村的清邁良園,就是當地返鄉企業家投資建設的一個集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在這裏,千畝高標準農田整齊連片、規則排列;水稻正在孕穗拔節,白鷺不時從田間飛過;釀造米酒的酒廠裏傳來沁人的酒香,自駕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

清邁良園內的稻田風光。新華網發(石濤 攝)

  項目累計投入約2億元,規劃建設面積1.65萬畝,目前已建成標準化水稻種植基地1000余畝。依托千畝綠色水稻的種植,園內還建起了大米加工坊、釀酒車間、四季果園、水産養殖基地、農産品展銷中心、電商平臺、餐飲住宿會務中心等。西南大學科研教學實驗基地、長壽區青少年社會實踐綜合性基地等也在此挂牌,成為周邊體驗農耕文化、開展研學旅遊的新興打卡地。通過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輻射周邊發展種養殖大戶40余家,帶動當地村民就業10萬余人次。

  重慶清邁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寧介紹,園內的農業科普館也即將建成投用,“青少年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此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引導他們長大後扎根農村、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田園變公園,也帶動了當地鄉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在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帶動下,如今的八字村河流清澈見底、村莊幹凈整治、馬路寬敞平直、田園花香四溢,悄然蝶變成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當地村幹部介紹,以前去城市居住的老人,又陸續搬了回來。

圖為清邁良園內打造的農業科普館。新華網 發

  創新項目

  打造家門口的“詩和遠方”留住遊客

  長江邊的巫山縣曲尺鄉,是“中華名果”巫山脆李的主要産地,這裏的脆李産業已成氣候。怎樣讓“花果之鄉”留住遊客?一直是當地幹部思考的問題。今年6月,鄭渝高鐵正式通車,巫山邁入“高鐵時代”。當地抓住機遇,于4月份啟動懸崖旅居項目,在曲尺鄉權發村的懸崖邊上打造了10間科技感十足的“太空艙”酒店。

  站在太空艙所處位置,長江、李花、日出、晚霞、星空……花果之鄉美景盡收眼底。

  權發村黨支部書記孫祖勇介紹,這是長江邊首家懸崖式酒店,項目運營後每年有望為村集體帶來30萬元以上的收入。“推出這個項目,就是希望打通賞花、採摘、農家樂、民宿等農旅融合路徑,延伸吃、住、娛等鄉村旅遊産業鏈條,吸引遊客觀光旅遊、賞花摘果,帶動農戶就業、增收。” 

巫山縣曲尺鄉打造的懸崖太空艙酒店。新華網發(王成偉 攝)

  在重慶,越來越多的鄉村立足本地資源特色,因地制宜發展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等,不斷推陳出新,打造農旅融合新項目,解鎖鄉村休閒觀光新體驗,打造家門口的“詩和遠方”,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當地村民以水稻為畫筆,以稻田為畫布,一幅幅五彩水稻畫在田間展開,“禾下乘涼夢”“貓鼠圖”等圖案栩栩如生。隨著五彩稻田的名氣逐漸遠揚,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旅遊觀光,也為當地農産品的銷售提供了市場。據統計,從2018年五彩田園首次亮相以來,拾萬鎮累計吸引遊客近40萬人次,帶動當地農民增收800萬元。 

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的“禾下乘涼夢”五彩水稻畫。新華網發(李雙蘄 攝)

  近年來,重慶依托特色農業、自然生態、民族村居等特色資源,推介四季線路,構建“春夏秋冬、東西南北”全域全季旅遊新格局,全面提升重慶鄉村休閒旅遊品牌影響力。在重慶這座大城大鄉的“振興試驗田”裏,農旅融合發展,正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86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