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優化水土保持政務服務 多項業務足不出戶便可辦理

單個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時間由20天縮短至7天。重慶市水利局供圖

  近年來,重慶市積極探索水土保持全流程創新管理機制,減事項、放權限、優流程、簡材料、降費用,進一步優化水土保持政務服務,全面強化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監管,營商環境得到大幅優化。

  企業省時又省力

  全面推行區域(園區)水土保持評價制度

  “真沒想到1天時間我們就搞完了項目前期水保手續!” 某位前來辦理水保手續的企業代表説。

  據了解,為簡化水土保持審批、減輕企業負擔,2018年開始,重慶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區域(園區)水土保持評價制度,園區內企業不再單個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手續,只需填寫水土保持方案登記表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即可,實現化繁為簡、即來即辦、只跑一次、減時減費。

  而在此之前,達到相應規模的單個建設項目開工前均需委託專業的三方單位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從編制送審到拿到批復共需60個工作日,耗時較長、耗費較多。

  “以前我們還需要單獨委託三方單位開展水土保持監測,項目實施時間越長,所需水土保持監測費用越多。”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會堂項目會議會展地塊項目代表介紹説,現在實施水土保持全流程監管改革後,由高新區生態環境局委託三方統一開展水土保持區域監測,自己不再需要自行委託開展監測,按照項目3年工期計算,至少可節約水土保持監測費用12萬元。

  此外,重慶還推出了一攬子優化水土保持政務服務的“政策包”:優化審批服務,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許可和水保設施驗收報備全部實現“渝快辦”一網通辦;壓縮審批時限,單個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時間由20天縮短至7天,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即來即辦;減輕企業負擔,調減水土保持補償費徵收標準30%,將方案評審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業務辦理周期大幅縮減

  繳納時間從平均3天縮減至1天

  “我剛在渝快辦提交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申請,沒想到這麼快就收到稅務部門發送的繳費提示短信。”某房地産公司財務人員&&,她原以為還需要等上好幾天、跑好幾趟才能完成水土保持費繳納,結果在電子稅務局上“一鍵”就完成了,整個過程不超過1分鐘。

  據了解,去年以來,重慶市稅務局協同市水利局優化渠道、整合流程、簡並資料,水土保持補償費徵收已實現辦事、繳費“一網通辦”,業務辦理周期大幅縮減,市場主體繳納時間從原來的平均3天縮減至1天,服務效率顯著提升。

  監管效能大幅提高

  建立水土保持全流程協同監管服務體系

  “我們項目剛在建委辦理開工手續,今天就收到了辦理水保方案的短信提醒。”某房地産項目負責人介紹説。

  據重慶市水利局水保處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重慶市水利局聯合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市住房城鄉建委、規劃自然資源局、交通局、大數據局、稅務局等市級部門建立起水土保持全流程協同監管服務體系,實現生産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實時共享,同時在項目立項、用地、開工、完工等關鍵環節,向建設單位及時發送提醒短信,形成靠前服務、精準提醒、督促整改全流程閉環管理,有效降低市場主體違法風險,提高了辦事效率。

  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審批水土保持方案964個,遙感監管發現人為擾動圖斑1561個,開展事中事後現場檢查510次。

  “多部門全流程高效協同,及早發現問題、主動提醒、督促整改,監管效能大幅提高,減少了市場主體違法風險和事後違法整改投入。”市水利局水保處負責人説。(王旭睿)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6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