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剛剛閉幕的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2022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同期舉行,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召開。越來越紅火、朋友圈越擴越大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讓中國西部“擁抱”世界,也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出發展新機遇。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新通道新機遇”系列報道,解讀這條開放大通道帶來的交通、經濟、民生等方面的影響。

南向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沙坪壩區委宣傳部 供圖
出口訂單積壓、資金周轉不開。近日,重慶騰龍盛世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辛瑜遇到了難題。
辛瑜的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産、加工、銷售農業機械的企業,公司産品通過陸海新通道銷往東南亞、非洲各國。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反彈影響導致出口物流受阻,同時國外客戶也因收不到貨物導致付款出現滯後,企業流動資金面臨困難。
就在辛瑜一籌莫展之際,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與重慶農商銀行攜手推出了“陸海新通道貸款”方案,這是一款為陸海新通道進出口企業量身定制的專項融資産品。最終辛瑜的公司獲得無抵押貸款180萬元,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這不是陸海新通道第一次為企業解決難題了。
從打通出海便捷通道到降低物流成本,從定制專列服務到設立海外倉,從開拓海外市場到解決融資難題。伴隨着陸海新通道的發展,通道沿線産業鏈供應鏈不斷穩定升級。
有力支撐西部地區融入雙循環
重慶環松工業集團是一家摩托車、通用汽油製造企業,客戶主要在歐美。此前,公司在越南投資建立組裝廠,但受制於傳統東向出海物流方式,零部件出海運至越南周期長、成本高、産能難擴大。2020年,公司零部件開始達成陸海新通道鐵路聯運班列,運輸時間減少20天,資金佔用大幅下降。
小康集團是集汽車研發、生産、銷售、貨物及技術進出口等於一體的製造業企業。陸海新通道為小康汽車提供了一條“捷徑”,企業貨物通過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重慶出發向南直達廣西欽州港,再通過海運出口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整體運輸時間縮短了一半,為終端組裝、銷售爭取了時間,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陸海新通道為中西部地區打通了最近的南下出海口,讓重慶環松工業集團和小康集團這樣的西部企業,也能快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陸海新通道涪陵萬凱專列首發。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 供圖
為産業有序轉移提供保障
陸海新通道是聯通西部內陸腹地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橋梁和紐帶,隨着新通道不斷建設,交通運輸時間成本不斷降低,吸引東部優質企業落戶通道沿線地區。
浙江正凱集團與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關係協議,圍繞陸海新通道開展深入合作。浙江正凱集團所屬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聚酯材料研發、生産、銷售企業,公司産品廣泛用於食品、電子及輕工領域包裝。陸海新通道為其提供專業物流服務,助力萬凱公司産品進步開拓國際市場。
2021年11月,滿載食用級PET切片的陸海新通道涪陵萬凱專列首發,班列將從涪陵西通過鐵海聯運直達印度尼西亞泗水港,全程約10天,極大彌補內陸出口時間長、競爭力弱的短板。
陸海新通道有效連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部灣城市群,黔中、滇中等城市群,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等重點都市圈,是培育通道經濟增長極的重要載體,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拓寬新空間。
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範圍佔我國國土面積70%以上,總人口超過4億人,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自陸海新通道不斷建設以來,通道沿線的重慶、成都、貴陽、南寧、昆明等區域中心城市産業聚集能力和人口吸引力顯著增強,經濟增速普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為通道沿線産業集聚提供動力
陸海新通道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布局,依託沿線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加快資源要素聚集,生産要素不斷集聚,商業、高科技、人口和信息等不斷匯集,促進通道沿線省區市整體技術法步和産品升級。
隨着陸海新通道的建設,企業聚集通道沿線投資。以廣西為例,僅北部灣一帶,一家從事農産品深加工企業就能帶動超過20家上下游相關聯的企業。依託陸海新通道,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防城港生態鋁工業基地等一批重大産業項目積極推進。通道運輸貨物品類不斷增多,助推産業發展,保障了通道沿線省區市産業鏈供應鏈有效供給。
“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沿着這樣的思路,陸海新通道發展5年來,不斷推動中國西部融入全球産業格局,有力支撐西部地區融入雙循環。在全球經貿風險和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陸海新通道經受住了疫情和全球大環境的考驗,新通道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通道運行效率顯著提升,區域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引領帶動沿線産業發展和對外貿易邁上新&階,彰顯出通道強大的發展活力。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穎竹/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