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
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深入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重慶站在民主法治建設新的歷史起點上。下一步將如何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把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貫徹落實好?如何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重慶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基層單位。
以高質量立法護航高質量發展
上周舉行的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重慶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規定》。這一規定共26條,未分章節,“小切口”精準立法,讓暫不屬文物範疇的紅色資源保護也有法可依。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緊扣高質量立法新要求,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同時注重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徹到地方立法各環節,廣泛聽取人大代表及社會各方意見,重大立法項目採取人大和政府負責人擔任雙組長工作機制,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
“作為一名人大機關幹部、地方立法工作者,我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市第六次黨代會和市委第六次人大工作會議精神貫穿于立法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不斷提高地方立法質量,以高質量立法護航高質量發展。”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法規一處處長潘登&&,將按照市人大常委會要求,圍繞全市大局,突出主要任務,找準立法着力點,着力推動市委高度重視、社會普遍關注、群眾熱切期盼的立法項目列入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並在具體立法項目的起草、修改和論證工作中貫徹黨代會的具體要求。
同時,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深化實踐川渝協同立法。堅持落實好川渝人大法制工作機構協同立法工作機制,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創造性做好協同立法工作,持續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此外,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創新立法工作,深化拓展基層立法&&點。堅持結合實際、守正創新,充分發揮基層立法&&點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接地氣、聚民智的重要作用,力求基層立法&&點工作與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等相融相促。
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
“協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過程。”市政協副秘書長余季平介紹,市政協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履職為民的思想,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打造“渝事好商量”協商&&,讓人民群眾參與到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項決策管理和執行中來,尋找最大公約數,畫大同心圓。
余季平&&,“渝事好商量”協商&&創建以來,圍繞老百姓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開展協商議事活動600余場次,各級政協委員4000餘人次參加,助推解決一系列基層民生問題,走出了一條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之路。
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市政協將切實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進一步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瞄準全市中心工作選擇協商題目,深入開展協商議政。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持續推動“渝事好商量”協商&&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進一步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着力豐富各區縣政協參與基層協商的載體,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開展協商議事,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以協商凝心聚力,助力提升基層治理。
高效執行保障百姓合法權益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江北區法院執行局副局長范登虎説,作為一名法院幹部,深切感受到在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改革實現了“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實現了訴訟糾紛的“一站式”解決,多元解紛更加高效、在線訴訟更加便利,切實做到“讓群眾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腿”。
他&&,法院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深化執行體制機制改革和執行聯動機制建設,多部門對“老賴”信用懲戒,有力保障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形成了全社會理解支持執行的濃厚氛圍。
以江北法院為例,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專項集中執行,從“千里追機”“高速逼停勞斯萊斯”等執行事例中,看到了基層一線執行法官的擔當作為。
范登虎&&,作為青年執行法官,將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人民法官的職責和使命,切實將判決權益兌現為老百姓的“真金白銀”,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提高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幸福感。
讓基層立法&&點與社會治理、法治建設相融相促
近年來,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中心灣社區基層立法&&點圍繞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理念,匯民智、集民意、促立法,讓基層群眾的建議直達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實現了黨和人民群眾心連心,保障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
目前,中心灣社區基層立法&&點先後完成20部全國和地方法律法規意見徵詢,收集意見建議767條,匯總上報391條,其中37條意見建議被採納。
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中心灣社區黨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點負責人張義清&&,作為民主法治建設的新窗口、新陣地,中心灣社區將把基層立法&&點建設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建設等工作相融相促,將基層立法&&點建設成為民聲民意的匯聚點、法治文化的播種機和強化基層治理的助推器。
進一步推動立法直達基層,讓為民立法更有溫度。圍繞群眾的關心關切開展立法調研,實現法規草案“到群眾中去”,意見建議“從群眾中來”,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立法為民。
進一步推動多元聯動共治,讓基層治理更有精度。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激發社會活力,結合實際形成民主公開、民主決策、民主協商的多種方式,促進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同時,搭建起與共建單位聯動共治的&&,不斷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
進一步抓實普法實效,讓法治建設更有深度。加強信息採集員隊伍建設和“法律明白人”培育,讓立法的參與者成為普法工作中的主力軍。以法的理念、法的思維和法的措施,不斷提升社區法治化管理水平和居民法治素養,不斷推動基層立法&&點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硬核力量。
記者 顏若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