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渝中區時代天街,市民積極參與無償獻血。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6月14日是第19個“世界獻血者日”,來自市血液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有37.72萬人次參與無償獻血,獻血總量達60.17萬單位,較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7.39%和9.65%。
據統計,我國無償獻血人次數和採血量已連續20多年保持增長。2021年全年血液採集量同比2020年增長8%,年增長率創歷史新高。
在重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據市血液中心黨委書記李順平介紹,該中心負責中心城區和潼南、永川區域採供血工作,2021年共有18.4萬人次參與無償獻血,獻血總量達29.6萬單位,較2019年分別增長7.73%和7.92%,較2020年分別增長11.30%和14.64%;供應臨床60.3萬單位,較2019年增長2.33%,較2020年增長14.82%,採供血總量創造歷史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給無償獻血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我們始終堅持以獻血者為中心、致力於構建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採供血工作體系,讓捐獻熱血、分享生命的氛圍更加濃厚。”李順平説,在臨床用血需求逐年攀升的情況下,我市臨床用血需求和用血安全仍然有保障。
統計數據顯示,在無償獻血人群中,18—35歲這一年齡段約佔60%,是無償獻血的主力軍。
我國自1998年《獻血法》頒佈實施以來,全面建立了無償獻血制度。目前,無償獻血模式依然以街頭募集為主。為了發動更多人無償獻血,我市在各大商圈設立了不少獻血點,方便市民獻血,並不斷升級獻血車及獻血方艙的設施。
記者了解到,我市積極發展團隊獻血,各區縣都建立了由區縣政府主導的應急團隊,人數在幾百人到千餘人不等,以滿足緊急用血需求。同時,我市統籌建立重慶市採供血機構質量安全控制中心,推進全市採供血機構業務過程同質化,讓患者用到“安心血”“放心血”。
無償獻血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對此,市人民醫院輸血科副主任李軍説,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約有血液4000毫升,每次獻血200或400毫升,不足全身血量的10%,而人體有很強的調節功能,獻血1-2小時後血容量就能恢復,兩周後各種血液成分達到原來的水平,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記者 李珩 見習記者 雲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