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找準風口 數字技術工程師成為就業市場新寵兒

  新華網重慶6月14日電(王彩玲)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産業新業態迅速崛起,市場對數字技術領域從業人員需求不斷增長,各行各業對于技術人才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新的職業相繼涌現。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為代表的生産技術類新職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從業人群。

  然而,職業教育與産業發展之間一直存在“兩張皮”“校熱企冷”等問題。近兩年,相關部門通過開展職業培訓,構建數字技術人才的培育土壤,在洞悉行業痛點和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培養專業人才。

  為打造新型技術人才培養平臺,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品質、更加充分就業,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支撐,2022年7月初,重慶市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市人服中心”)將在重慶高新區開展第一批數字技術工程師學員培訓。

  職業培訓:打開就業“新窗口”

  目前,隨著新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步伐不斷加快,企業的人才需求也在加速變化。隨著新興産業發展,市場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明晰,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人才勢在必行。

  為加快數字技術人才培養,支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21年10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指出,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計劃在2021年至2030年,圍繞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數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區塊鏈、積體電路等數字技術技能領域,部署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加強新職業培訓工作,加快數字技術技能人才自主培養。

  “市人服中心是全國首批、重慶市唯一的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培訓機構,每年負責培養培訓數字技術工程師上萬名。”重慶市人服中心網絡培訓工程部部長何小波表示。

  據介紹,本次培訓包括智能制造、大數據、區塊鏈三個方向,主要針對2022屆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企業職工、青年就業群體等開展培訓。

  “從市場供求情況看,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邊是專業技術人才稀缺,另一邊,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專業技術人才真正的發展方向。”何小波直言,在實際就業環境中,技術人才所處的社會地位、工作環境、待遇等問題都為基礎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技術人才儲備增加阻力。

  “新職業培訓將適應數字技術和人工智慧發展的要求,針對性地解決當下專業技術人才供需不平衡等痛點。”何小波補充道,有想參加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訓的,可登錄重慶人社培訓網進行報名。

  找準風口:拓寬就業新賽道

  伴隨著行業的發展、産業的需求,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新技術相伴而生的新職業,一方面滿足了産業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為拓寬就業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就業領域打開了新的賽道。

  市場對于數字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重慶文理學院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多維數據感知與智能識別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強有深刻感受。

  對于從業者來看,如何才能找準風口?馬新強從行業發展、産業需求以及就業選擇等方面做了介紹。

  從行業發展來看,近年來,重慶以大數據智能化再造發展新動能,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等蓬勃發展以及大量傳統工業企業的智能化轉型為數字技術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

  從産業需求來看,制造業是重慶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淀,已形成汽摩、電子資訊、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消費品工業等支柱産業集群。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之路上,如何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助力汽摩制造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數字化人才能否支撐。

  在數字化人才就業方面,長安汽車、慶鈴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重慶分公司、重慶機電集團等工業企業,以及騰訊雲、華為、阿裏、百度、新華三、馬上消費金融等信息化科技型企業的發展等都急需大量數字化人才。

  “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社會老齡化和鄉村振興等因素的影響,面向生命健康領域的衛生醫療機構、智慧社區和鄉村振興建設等方面也急需大量數字化人才。”馬新強補充説。

  新職業就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近兩年,新職業培訓的發展隨著國家各項政策和舉措的出臺成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其中就業前景受到廣泛關注。

  “新職業就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作為大數據智能化方面的普通研究者及實施工作者,馬新強建議青年在就業方向上根據個人的情況,向國家、重慶急需的數字化智能化領域發展,趕上時代的浪潮。具體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數據開發方向:涉及的崗位諸如大數據工程師、大數據維護工程師、大數據研發工程師、大數據架構師等。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方向:涉及的崗位諸如大數據分析師、大數據高級工程師、大數據分析專家、大數據挖掘師、大數據演算法師、人工智慧演算法師等。大數據運維和雲計算方向:涉及的崗位諸如大數據運維工程師等。

  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新職業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接下來5年,新職業的人才需求規模龐大。其中,物聯網行業超1600萬、智能制造領域900萬、人工智慧人才近500萬,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電子競技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都有較大的市場缺口。

  2022年2月,獵聘發布的《2022中國新職業人才發展白皮書》中提到,新職業人群總體收入較高,大多屬于高薪職業。其中,生産技術類新職業2021年平均年薪為23萬元,同比增幅8.86%。生活服務類新職業平均年薪18.05萬元,同比增幅8.02%。

  以典型的15個新職業為例,2021年職位平均薪酬較2020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信息安全、電子競技、積體電路等新職業增速均超過了19%,呈現出薪資逐年增長的態勢。在收入方面,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物聯網等新職業人才更是月收入超過2萬。

  顯然,面對新變革、新職業,從業者只有通過專業的學習提升自身生産力,打造專屬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新的機遇點來臨時,找準時機,在廣闊就業賽道中變道超車。

編輯: 陳蒙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74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