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市各區縣通過金融手段助企紓困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做好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渡難關非常重要。記者5月24日從重慶市金融監管局獲悉,2020年以來,重慶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工作,指導區縣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切實提高企業獲取金融服務便利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取得明顯成效。

  區縣究竟是怎麼做的?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個區縣的做法吧。

  北碚區:

  開闢三條助企“綠色”通道

  2022年以來,北碚區針對企業在融資過程面臨的政策不清、信息不暢、辦事不便等難點痛點問題,精準開闢宣傳引導、助貸服務、一站辦理等三條“綠色”通道,打通金融助企“最後一公里”。

  一是開闢政策宣傳“綠色通道”。據悉,北碚區編印了《“2+3+N”普惠金融服務指南》600余本,條目式、白話式摘錄“編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政策共14項。在此基礎上,借助北碚區服務企業“直通車”制度送政策上網、上門,把複雜的金融政策內容條理化,讓企業“一閱便知”“知後能辦”。

  二是開通助貸服務“綠色通道”。該區切實發揮北碚數字化金融服務平台線上服務功能,將從各種渠道收集到的企業融資難題,及時交付給數字化平台及其助貸專員進行“一對一”全流程助貸服務。

  三是開通一站辦理“綠色通道”。北碚區行政服務大廳新增設立“知識産權評估諮詢服務站”,推動知識産權質押貸款落地落實。同時,啟動固定資産加成貸不良貸款快速備案及代償程序,切實發揮補償資金池風險兜底作用。

  據統計,截至4月末,北碚區通過三條“綠色”通道,解決各類市場主體融資難題138項,為區內21家企業提供精準助貸781萬元,完成區內11家科技型小微企業近3000萬元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審批授信,並對7家小微市場主體加成貸逾期貸款實施代償200萬元。

  “下一步,北碚區將進一步拓寬‘綠色’通道服務覆蓋面、提升‘綠色’通道使用效果,讓‘最後一公里’成為‘暢通一公里’,切實提升企業獲取金融服務便捷度。”北碚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

  巴南區:

  打造“巴巴實”雲平台

  2022年2月,巴南區正式上線運營“巴巴實”企業服務雲平台。這是一種可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政策直達、人才科創、訴求解決等一站式綜合性服務的數字化服務綜合體,包括金融在線、政策在線、訴求直達等多個功能板塊。

  上線3個月以來,“巴巴實”企業服務雲平台就已註冊用戶11665戶,上線金融産品63款,發布惠企政策238條,入駐助企服務機構39家。

  其中,“金融在線”板塊已完成融資申請325筆,融資申請金額近4.8億元,實現融資放款136筆,融資放款金額達1.66億元;發放巴南區特色金融産品“巴實貸”410萬元,平均利率為5.68%。“政策兌付”板塊實現了企業政策獎補線上申報功能,累計兌付1300多家科創型企業涉企獎補資金1500多萬元,實現企業享受政策“零跑路”。“訴求直達”板塊運用“1311”制度在線受理企業問題,處理企業訴求64次,平均辦結時限2天,企業滿意度達100%。

  “巴巴實平台的上線運營,全面整合市、區兩級穩企惠企政策,形成巴南版政策清單及解讀指南,並通過商會微信公眾號等向全區市場主體推送,確保企業看得懂、享得到,提高了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便利度。”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主要負責人介紹。

  璧山區:

  設立“八大資金池”

  近年來,璧山區先後設立“助保貸”、“銀政通”、工業企業流動性信用貸、轉貸應急周轉資金、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兩山融資擔保公司擔保貸款、中小微企業流動性信用貸款和璧山信用金融服務等“八大資金池”,&&了《重慶市璧山區中小微企業流動性信用貸款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明確合作銀行開展璧山區中小微企業流動性信用貸業務授信及擔保方式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

  截至2022年4月末,璧山區“八大資金池”累計幫助企業獲得貸款979筆,獲貸金額約52.2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流動性信用貸154筆、貸款金額4.86億元,工業企業流動性信用貸款76筆、貸款金額15.29億元。

  重慶祿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是璧山區第八個“風險資金池”璧信融的首批借款的中小微企業之一。該公司的廠房和設備都是租的,沒有抵押物,曾有過融資屢屢碰壁的遭遇。但通過“璧信融”的大數據賦能,依託“政府+擔保+銀行”的融資模式,其最終成功從銀行借款10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當好企業的‘服務員’,不斷提升金融領域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增強企業的信貸‘獲得感’,推動各項金融政策落地見效,切實提高金融服務質量,持續優化全區營商環境。”璧山區金融發展促進中心負責人&&。(記者 黃光紅)

編輯: 劉磊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9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