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裏的虛擬世界,正在變成現實。
4月26日在渝舉行的中國元宇宙産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各路嘉賓紛紛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元宇宙市場空間正在逐步打開,已接近爆發臨界點。誰能快人一步,誰就能搶佔市場先機。
所謂元宇宙,是指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結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4月26日,中國(重慶)元宇宙産業聯盟和重慶市元宇宙發展基金正式成立。新一輪數字産業機遇面前,重慶該怎麼做?
元宇宙來了,已在多領域實現應用
設計師前一秒明明坐在辦公桌前,下一秒卻進入了還未裝修的新房。只見他揮揮手,所在的房間就裝修好了,各种家具變戲法般出現在房間裏。隨着他再一次揮手,這一切又瞬間消失不見,另一種裝修風格的房間及傢具又出現了。
這些讓人懷疑是後期特效的畫面,其實都是實時直播的效果。在本次論壇設立的元宇宙展區,光輝城市(重慶)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這種元宇宙技術應用,讓人大開眼界。
這得益於光輝城市開發的元宇宙設計平台Mars。利用Mars直播版,設計師可以把真人融入到設計方案的3D虛擬空間,根據自己的想法任意切換房間的不同裝修風格。目前,該平台已落地應用,並已擁有1500家國際國內標杆大型設計院及20萬設計師用戶。
這僅僅是元宇宙的冰山一角。多名參加本次論壇的嘉賓透露的信息表明,目前,元宇宙已在娛樂、建築設計、工業生産、視頻拍攝、游戲、旅游、直播、教育等多個領域實現初步應用,正在給社會生産生活帶來新的改變。
譬如,在直播領域,主播已能夠“無縫融入”到各種虛擬場景中進行産品推介,與虛擬場景實現逼真的渲染互動,實時控制物品的顯示與隱藏;在娛樂領域,人們已能夠進入到3D虛擬場景當中,與動漫偶像、影視IP進行互動、拍照、製作情景電影短片;在游戲領域,有企業已開發出萬向跑步機,讓人們在虛擬世界中也可以像在真實世界中一樣隨意行走。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如今,元宇宙已初步實現從科幻概念到産業落地。
産業發展前景廣闊,引發多國和巨頭企業搶灘
譚建榮認為,元宇宙是第三代互聯網,融合了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數字孿生等高新技術,具有虛擬化身、真實體驗、時空倒流的特點。未來,元宇宙可廣泛應用在地産、農業、教育、金融、工業等領域,産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舉個例子,目前,像科大訊飛這樣的中國企業在聲紋識別技術方面已領先。基於元宇宙時光倒流的特點,可以打造出具有鄧麗君聲音特質的虛擬“鄧麗君”,與現實中的歌手同&演唱。
而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看來,未來,元宇宙有望將數字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帶到新的高度,為實體經濟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賦能,引發數字經濟技術革命和産業變革。
不少機構也紛紛看好元宇宙産業的發展前景。彭博行業研究報告稱,全球元宇宙産業即將爆發,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普華永道預測,全球元宇宙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達到1.5萬億美元,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目前,蘋果、亞馬遜、Alphabet、微軟和Facebook等國外企業,都在搶灘押注元宇宙。去年10月以來,Facebook計劃整合旗下多個社交平台,打造全新的3D虛擬世界社交平台,並先後推出輕量化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體感手套、眼鏡等多款智能穿戴設備。
騰訊、網易、字節跳動等中國企業也不甘落後。2021年8月,字節跳動以15億美元收購VR軟硬體公司Pixsoul,加速布局元宇宙産業;同年11月,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産業委員會”揭牌,宣告國內首家元宇宙行業協會正式成立。
國務院今年初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探索發展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産業園區和産業集群,因地制宜構建數字孿生城市,發展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雲游戲等新業態。隨後,武漢、合肥、上海市徐匯區等地將元宇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浙江、無錫等省市在相關産業規劃中明確了元宇宙産業的發展方向。
目前,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也正在加快布局元宇宙産業。其中,日本成立了面向元宇宙應用推進研究和規則完善的“元宇宙推進協議會”;韓國今年3月宣布投資223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74億元)建設元宇宙生態系統,首爾市更是喊出未來要打造成首個“元宇宙”城市的口號。
搶佔市場先機,重慶打算這麼做
在各方爭搶元宇宙這塊“香餑餑”的形勢下,重慶有沒有發展元宇宙産業的基礎?又打算如何搶佔元宇宙産業發展先機?
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重慶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打造“智慧名城”,為元宇宙産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方面,近年來重慶前瞻性布局網絡基礎設施,目前已建成5G基站7.3萬個左右、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城市超38個,建成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並正在加快建設“山城鏈”市級區塊鏈底座。
另一方面,重慶統籌布局新型算力基礎設施,成功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成渝樞紐,正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戰略。目前,重慶已形成服務器運營能力45萬台,建成京東探索研究院超算中心、中國移動邊緣計算平台,正加快推進中科曙光先進計算中心、華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中新(重慶)國際超算中心等算力中心建設。
數字産業不斷壯大,也為重慶發展元宇宙産業打下了基礎。2021年,全市數字産業增加值增長27%,並掛牌成立了一批數字經濟産業園區。目前,重慶正紮實推進中國軟體名城創建工作,全力構建“五十百千萬”數字産業發展體系。
依託良好的基礎條件,接下來,重慶將從多個方面着力推動元宇宙産業發展。
首先是以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為核心載體,打造重慶市元宇宙先導試驗區。重點是聚焦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5G、AR/VR等領域,打造重慶市元宇宙生態産業園。
其次是建設創新平台。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將協同元宇宙領域相關院士專家、知名院校、行業協會、相關企業及高端人才組建重慶市元宇宙産業智能研究院。該研究院將重點針對元宇宙技術攻關及應用,圍繞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智慧城市等新興科技開展創新研究,積極開展“元宇宙”前沿技術創新探索。
同時,瞄準元宇宙産業鏈,重慶還將積極招引産業上下游及細分行業優質企業,推動元宇宙産業聚鏈成群;探索開放城市安全、智慧交通、基層治理、智慧文旅等融跨平台應用場景,支持元宇宙相關企業以多種形式深度參與場景建設,並將依託重慶市元宇宙發展基金及中國(重慶)元宇宙産業聯盟,全力構建健康完備的元宇宙産業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