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水利部點讚!重慶豐都推行河長制都做了什麼?

    近日,國新辦就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五周年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談及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時,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點讚重慶豐都。

   豐都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到底做了些什麼?發生了怎樣的嬗變?記者&&採訪了豐都縣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解開背後的方程式。

   加法——

   網格管護加碼,“臭水河”變全國首批示範河湖

   龍河豐都段全長62.5公里,這裡沿線曾分佈着不少工礦企業和養殖場,污水入河導致龍河成了遠近聞名的“臭水河”,甚至有23.6公里水域一度斷流22年。

   而在2019年11月,龍河(豐都段)被國家水利部納入全國示範河湖建設名錄。2020年11月,龍河(豐都段)全國示範河湖創建順利通過市級初驗和國家級驗收。成為重慶市唯一成功創建全國示範河湖的河流。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豐都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在開展龍河(豐都段)全國示範河湖創建工作中,建立了網格化管護體系,構建起三級網格化管護基本框架——

   龍河(豐都段)途經的8個鄉鎮(街道)為8個一級網格;龍河國家濕地公園、龍河自然保護區涉及的41個行政村為41個二級網格;以85個組為基礎,劃分為三級網格,並選聘出103名網格管護員。網格管護員要對負責網格開展巡河護河、日常管護、問題排查。

   豐都縣還利用無人機、衛星、視頻監測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全方位立體巡河,並對巡河發現的河道管護、項目建設、侵佔岸線、城鎮污水排放等問題開展立體式排查,立即交辦並跟蹤處置。

   在這種網格管護體系下,曾經那條常年斷流、污染源多的“臭水河”變成了不再斷流、河水清澈的示範河了。

   減法——

   斬斷污染源整改小水電,讓岸更綠景更美

   “我們以‘河長制’為引領,重拳清理‘四亂’。”該負責人介紹,豐都通過政策宣講、跨部門聯合執法、環保公益訴訟等方式,累計拆除建築物39棟7.5萬平方米、水庫網箱養魚22戶1.4萬平方米,清理整治岸線42.5公里。

   針對“三排”問題,豐都組織環保、水利、城管等11個縣級部門和沿河8個鎮街聯合執法,共排查、整改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問題23個。同時,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造龍河沿線農村廁所2500多座,全面消除糞污直排現象。

   此外,面對濕地保護區和河道內必須關閉的規模畜禽養殖場和工礦企業,豐都通過行政執法、環保公益訴訟進行司法強拆,對禁養區和限養區內的69家畜禽養殖場進行全面關閉,對28家涉河工礦企業進行整體搬遷、集中入園,斬斷了流域內污染源。

   豐都還大力整治小水電。龍河流域27座小水電站關停退出6座、整改完成16座,龍河流域實現了正常生態基流,終結了23.6公里河道22年常年斷流的歷史。

   乘法——

   生態“顏值”變經濟“産值”,鄉村旅游帶動村民致富

   生態持續向好發揮乘數效應,為豐都的旅游業帶來新機遇。

   該負責人介紹,豐都在流域內按4A級景區標準,重點打造以龍河為軸心紐帶的高品質旅游度假區,推進河流沿岸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綜合開發打造花卉景觀、特色民宿等鄉村旅游項目。

   如今,豐都南天湖,正成為康養度假的新寵;雪玉山、方鬥山,詩意田園、夢裏鄉村,正成為居家旅行的目的地;雪玉洞被譽為“漢白玉雕塑博物館”……生態“顏值”正變為經濟“産值”、綠水青山逐漸成為致富“靠山”。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也提到了這樣一組數據:在全面提升龍河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豐都集中力量打造出綠春壩等一批網紅景點,今年已經累計接待游客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約1億元,帶動沿岸群眾增收800萬元以上。

   魏山忠稱,河湖長制必將對鄉村振興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延伸——

   重慶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實現100%

   豐都只是重慶推行河長制的縮影。重慶深入實施“一河一長”“一河一策”“一河一檔”,建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市級總河長的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雙總河長”架構,和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

   實施河長制以來,重慶河道亂佔亂建被全面遏制,長江幹流規模性非法採砂基本絕跡,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持續向優,“十三五”末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實現100%。(記者 李華僑)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