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中國精細化工産品憑什麼“開進”歐洲市場?
2021年12月24日 16:5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2月24日電(朱俊潔) 12月24日,一趟從重慶出發的滿載1000余噸中國聚乙烯醇(PVA)産品的中歐班列(渝新歐)專列,經過一萬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抵達德國杜伊斯堡。

中國石化川維化工PVA産品出口專列。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近兩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中歐班列逆勢上揚,打開了對外貿易的“新出路”,成為海外貿易運輸的香餑餑。正因如此,中歐班列“一廂難求”、運輸成本看漲的趨勢也開始顯現。

  不過,此次購買中國化工産品的某歐洲企業,不惜通過“包專列”的方式承擔更多物流費用,只求産品盡快運達。而生産這批聚乙烯醇的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維化工”),通過持續創新加快形成産品比較優勢,近年來屢屢“開進”國際市場,成為其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增長點。

  “中國製造”PVA的“前世今生”

  歐美地區是精細化工産品的高端市場,准入門檻高、市場競爭激烈,也是我國化工企業亟待突破的重要市場。

  “一是因為有些技術不好攻克。二是因為客戶過去對我們信任度不夠。”談到原因,中國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國際貿易部負責人説,“這兩點是相互的,如果産品不好,客戶當然不願意放棄已有合作企業來選擇我們。”

  專業技術問題如何解?

  “我們的思路是讓川維化工實現從‘製造’到‘自造’的轉變。” 中國石化川維化工技術部門負責人説。

  川維化工目前的核心技術——“天然氣部分氧化法制乙炔”技術其實發源於德國巴斯夫。上世紀70年代,川維化工從巴斯夫引進此技術,經過40多年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最終自主研發了乙炔裝置中裂解、提濃等工序自有技術,從而開發出天然氣乙炔爐等專有設備,實現關鍵設備、儀表以及操作系統的國産化。

檢驗人員對産品進行質量檢測。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作為川維化工的主要出口産品之一,聚乙烯醇(PVA)就是天然氣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下游産品。

  “同‘天然氣部分氧化法制乙炔’技術一樣,我們聚乙烤醇的設備裝置和技術也是七十年代從日本引進的,但我們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技術改造和新裝置建設,最終實現了品種多樣化、類別系列化、客戶定制化,真正實現原汁原味的“中國製造”和“中國自造”。

  上下游企業的“共生效應”

  實現了技術上的攻克,産品質量又該怎樣保證?

  “除了自身的努力,品質的提升還離不開上下游所有企業對我們的‘激勵’和‘監督’。”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川維化工的聚乙烯醇就向美國、歐洲等高端國際市場出口。目前,已經銷往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廣泛且穩定的客戶群體,培育了一批長期穩定合作的國際知名跨國公司高端客戶。

  但一路走來,川維化工並非一帆風順。每一個成功開發的新品,背後都有“川維人”艱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該負責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客戶都是行業的“領頭羊”,他們提出的要求具有挑戰性,所以川維化工更要直面行業發展趨勢,不斷突破,持續開展引領性創新。

2011年建成投産的具有完全知識産權的川維化工新廠區。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這種共生效應,正是近年來加速川維化工産品提質升級的主要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今年,川維化工聚乙烯醇出口量佔中國大陸出口歐洲高端市場聚乙烯醇總量的80%,出口歐洲同比增長約70%。

  如今,川維化工還成為聚乙烯醇材料國家標準第一起草單位,並作為主要成員參與聚乙烯醇産品ISO國際標準起草。同時,連續多年通過TFS審核,成為高端“俱樂部”的成員。在産品質量方面,這家“國産”化工企業已經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事實也證明,技術和質量,成為川維化工競逐國際市場的不二“法寶”。

  即將收貨的歐洲企業負責人&&,在聖誕節前後抵達的專列,猶如“聖誕老人”,從中國帶去了2021年最好的聖誕禮物。

  但對於川維化工來説,他們能帶去海外市場的,遠不止這份“聖誕禮物”,未來,他們將利用自身在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積累的優勢,向國際高端市場和用戶,送去更多的“驚喜”。

編輯: 王彩玲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9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