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造”風電機組研製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近日,國內首&深遠海浮式風電機組“扶搖號”浮體平台成功下線,這是重慶兩江新區企業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牽頭自主研發,填補了國內在大功率海上浮式風電裝備一體化設計及應用驗證方面的空白。
近年來,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向低碳、環保、清潔化轉型,海上風電發展也隨之提速。中國海裝相關負責人介紹,深海風資源總量約10億千瓦,相當於2倍的近海風資源,發展潛力巨大,發展深海域海上風電技術勢在必行。
本次下線的浮體平台將搭載中國海裝6.2MW海上風電機組,並於2022年年初在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羅鬥沙海域完成示範應用,並網後該浮式風電機組每小時最高發電量達6200度,將刷新中國漂浮式風電的單體發電量紀錄。

國內首&深遠海浮式風電機組浮體平台。中國海裝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國內首&深遠海浮式風電機組“扶搖號”浮體平台。中國海裝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中國海裝相關負責人介紹,“扶搖號”具有環境適應性強、機組功率國內最大、浮體結構形式簡單、係泊錨固系統可靠性高等諸多優點,可抵禦海況百年一遇的海洋環境條件,並且適用各類海域。
未來,中國海裝將以漂浮式海上風電場為中心,待其成熟應用後,可與光伏和潮汐能發電、儲能裝置作為能源供應基礎,形成分佈式多能互補,打造能源自給自足、休閒娛樂一體化的智慧浮島群。
據悉,自去年以來,兩江新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下一步,兩江新區將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加快推動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綠色化轉型,努力在“綠色經濟圈”建設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梁浩楠 通訊員 趙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