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一周年 重慶曬“成績單”

  去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重慶主城都市區開展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試點期限3年,同年11月,《重慶市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經市政府審定同意並印發實施。

  數據顯示,一年來,實施方案160項試點任務已落地111項,落實率近70%。在試點的帶動下,2020年,全市服務進出口監測數據675億元,位列中西部第前列。今年1-10月,全市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4.35億美元,同比增長51.4%。

  聚焦市場主體需求 有序擴大服務業開放

  據介紹,圍繞“一基地一樞紐四中心”建設,重慶積極推動金融、醫療、物流、法律、教育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打造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先行區。

  在金融領域,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業、保險業企業在試點地區設立分支機構,目前已受理南洋商業銀行重慶分行籌建申請;目前已有外資銀行參與進出口通關環節稅款繳納和稅款擔保業務。

  在醫療領域,支持平安健康、復星聯合健康分別作為外資、內資專業健康保險機構在我市設立機構。其中,復星聯合健康已與國內國外2000余家醫療機構簽訂醫療費用直付協議,並開發全球通高端醫療商業保險産品,能夠提供境外醫療服務。

  在物流領域,今年已開通重慶至布魯塞爾、東京、達卡、班加羅爾4條國際貨運航線,全市全貨運航線累計增加至26條。正在推進日本貨航應用第五航權開通日本到重慶到北美貨運航線。

  聚焦産業發展方向 新興服務貿易發展迅速

  近年來,重慶大力發展保稅+服務、文化、研發設計、在線教育等新興産業,努力形成有助於服務貿易業態創新的多元化、高效能、可持續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

  數據顯示,兩路寸灘綜保區內企業開展全球維修業務,截至今年9月共計進區待修智能穿戴裝置29.05萬台、貨值1452.92萬美元,維修成品出境18.48萬台、貨值2786.44萬美元。西永綜保區內企業開展保稅檢測業務,2020年共入區檢測設備9906套(片),貨值3206萬美元。

  此外,創新“保稅+實體新零售”模式,支持暫時進境展品進行保稅展示交易,促成全市首筆保稅燕窩在第三屆進博會進行展示和銷售,立足重慶解放碑步行街開展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創新試點,落地全市單筆最高奢侈品保稅貿易項目5.5億元。

  力爭到2023年 服務貿易額突破1000億元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持續開展改革創新探索,積極爭取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試點、數字人民幣試點等任務;推動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來渝設立分支機構等。

  持續深化項目落地,形成産業集聚發展。圍繞項目需求,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和試點地區,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政策障礙,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和人才基地建設,推動項目留得住、見流量。

  此外,還將聚焦重點領域推動項目示範、産業集中、功能集成。充分利用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RCEP生效後擴大市場開放的機遇,借助服貿會、上交會、進博會等平台,聚焦金融、文化、數字貿易、專業服務、醫療、教育、檢測維修等領域開展招商,提升全市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供給水平。(邱小雅)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11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