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1月29日電(陳雨 實習生 胡夢雪)近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召集長江、嘉陵江、烏江沿線26個區縣生態環境部門在北碚區召開首次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現場推進會。據悉,全市已完成排污口分類、編碼4152個,完成率98.9%;已完成排污口監測2341個,完成率96.9%。
按目標任務要求,2021年底前,渝北區、兩江新區試點區域要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分別完成整治工作任務的100%、90%;三江沿線其餘區縣要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分類命名並編碼,基本樹立排污口標誌牌,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實施方案編制。
據了解,為系統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各區縣將試點經驗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把排污口整治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相融合,與黑臭水體治理、生態修復工程等相融合,與整治污水偷排偷放、改善民生相融合,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其中,江津區把入河排污口整治與小流域綜合治理緊密銜接,從污水排放控制到管網建設、生態修復、流域治理等實施綜合整治;涪陵區探索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破解農業面源污染類入河排污口整治難題;渝中區整合城管、住建、生態環境系統數據,提升監管合力。
此外,渝中區、南岸區、雲陽縣、奉節縣等聘請第三方公司,參與“一口一策”方案製作、排識標牌以及二維碼信息系統建設,統籌協調第三方公司和職能部門,提高工作效率。
截至11月25日,作為試點的渝北區和兩江新區,已分別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任務的100%、96.7%,達到生態環境部既定要求。全市已完成排污口分類、編碼4152個,完成率98.9%;已完成排污口監測2341個,完成率96.9%;已完成排污口溯源3777個,完成率98.3%;已完成排污口樹立標牌283個,完成率49.1%。
下一步,重慶將盡快鋪開次級河流排查整治各項前期準備及具體工作,基本摸清轄區內入河排污口底數,隨後有序推進監測、溯源和整治工作,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夯實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綠色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