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市校合作創新發展研討會舉行 嘉賓共話市校合作發展新路徑

  11月20日,2021重慶英才大會重要活動之一——市校合作創新發展研討會在重慶悅來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市內外多所高水平大學的負責人匯聚一堂,就重慶市與國內高水平大學在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為共同推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言獻策。

  市委副書記吳存榮出席活動並致辭。

  此次研討會通過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市內外大學負責人,通過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作主題報告。

  “我們要充分認識高校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中的地位作用。”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稱,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産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地結合起來。近年來,重慶大學加強基礎研究,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加強産學研協同,持續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就大學為什麼要與地方加強合作、推動創新發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市校合作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學離不開社會,社會也離不開大學。一方面,大學可以在與社會的融合中服務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大學可以在合作中,了解社會發展的需求,了解未來科技發展的走勢,更準確地把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便培養的人才能真正為國家所用。

  什麼是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欣斌説,適應性有四方面要求,首先是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要求,第二是適應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第三是適應老百姓對高質量生活的要求,第四是適應學生個人職業發展的要求。

  怎樣滿足適應性的要求呢?楊欣斌認為,一是增強立德樹人的實效性,二是深度産教融合,與企業共同開展黨建,共同開發課程標準與專業標準,共同打造師資團隊,共同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共同開發職業資格證書等。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校長聶強則以《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提升區域服務的貢獻度》為題作發言。他&&,希望各方大力支持職業院校建設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同時,圍繞産教融合拓展辦學深度,積極支持職業院校聯合企業招聘高端人才,推動職業院校在人才引進方面有更多突破。

  與會嘉賓還&&,共同構建校地協同創新新格局需要高校全方位謀劃人才培養,努力發揮自身的創新引領作用,深化與院所、企業、地方合作,合理布局科學裝置,建好成果轉化平台,校地共建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探索在更多領域、更深層次加強合作,促進科研能力、技術水平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重慶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組織部、市教委等部門承辦。(記者 張凌漪)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08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