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影響,4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出現大風沙塵天氣過程。10日夜間,在已發布的大風藍色預警、沙塵藍色預警基礎上,北京市升級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與沙塵暴黃色預警信號,受上游沙塵輸送影響,預計10日21時至11日17時,北京市有明顯沙塵天氣,需注意防範。

4月11日拍攝的北京市海淀區聯想橋。當日,北京出現沙塵天氣。新華社記者任超 攝
11日上午,北京地區繼續處於沙塵天氣過程影響中。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11日8時公布的數據,北京市城六區PM10濃度達每立方米1256微克。受外來沙塵影響,全市PM10濃度處於偏高水平。
北京市氣象&首席預報員張琳娜介紹,2023年3月以來,截至4月9日,北京已出現3次沙塵天氣過程,分別出現在3月10日至3月11日、3月14日、3月22日。“北京地區此次沙塵的主要來源是蒙古國沙漠和戈壁,在蒙古氣旋及其後部冷空氣東移過程中,強烈的大風捲起沙塵,通過高空輸送,南下東移,在北京等下游地區沉降形成沙塵天氣。”張琳娜説。

4月11日,學生和市民行走在北京市海淀區科學院南路。當日,北京出現沙塵天氣。新華社記者任超 攝
張琳娜介紹,預計11日傍晚北京市風力將減弱,沙塵逐漸減弱消散,大風沙塵天氣結束。北京市氣象局提示,大風與沙塵暴預警期間,廣大市民應遠離高大建築物、廣告牌、臨時搭建物,謹防高空墜物。駕駛人員要密切關注路況,減速慢行。
北京市衞生健康委提示,沙塵天氣時,孕婦、兒童、老人以及患有心腦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應盡量減少室外活動。雖然有規律地鍛煉身體非常重要,但在室外空氣污染嚴重時,應調整時間和地點,減少室外活動。另外,出現沙塵天氣時,在室內應關閉門窗,減少通風,並打開空氣凈化器,過濾空氣中的沙塵。(記者田晨旭、俠克、倪元錦)
-
北京沙塵天氣預計傍晚結束
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影響,4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出現大風沙塵天氣過程。
-
雄安新區數字道路:四大&&保障交通智慧運行
-
北京出現沙塵天氣
4月11日,北京出現沙塵天氣。
-
“中華文化新讀”叢書在京發布 用現代視角解讀傳統經典
活字文化總編輯李學軍介紹,“中華文化新讀”叢書的策劃和出版,是要“基於對傳統文化整體面貌的認知,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進行專題性研究和原創解讀,應當立足當下,解決當代人的問題,在古老的文化和智慧中挖掘新的思想資源”。
-
只忙着“鍵對鍵”,顧不上“面對面”: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大興調查研究之際,必須下大力氣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把政務App該合併的合併,讓“指尖的事務”能精簡的精簡,才能讓幹部從手機中解脫出來,推開門、邁開腿,到群眾中間去,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場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