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談評論員 張漫子
數字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政務“上雲”的步伐,本應是簡化基層工作的一樁好事。但一部手機幾十個政務App,卻讓“指尖的便捷”走了樣。2020年以來,在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推進下,一些“僵屍群”被解散,一些App被下線,為基層減了負。然而近來,“指尖的負擔”有再度抬頭、蔓延的態勢:
——政務App過多過濫,挨個登錄一遍手機都要癱瘓。應急一個App、環保一個App、人社一個App、民政一個App,每個部門都有App,最多要下載幾十個;打卡簽到、積分排位、拍照轉發等應接不暇的“花活”,壓得幹部喘不過氣,困在指尖。
——有的App過度追求“留痕”,異化為拿捏基層幹部的“考核工具”。為避免點名批評,基層幹部不得不抱着手機、圍着滿屏的App轉。人浮於事、心思全在拍照,“上個廁所還在填表”,不少人對此苦不堪言。
一些幹部反映:“App刷個遍,問題卻沒解決幾件”“流於形式、困在指尖”。
“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形式在“指尖”,根子卻在“腦袋”。“政務上雲”的初衷,原本是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好讓基層幹部有更多時間精力為民辦實事。然而有些地方卻簡單地將基層幹部在政務App上活動的頻率和表現作為標尺,聚焦於“指尖功夫”,讓基層工作跑偏了重點,把大量時間精力耗費在指尖,導致廣大基層幹部疲於應付,心力交瘁。
照片傳了,不等於事情辦了。口號轉發了,不等於工作到位了。“只開花不結果”的“花式”創新、自娛自樂的臉上貼金,並不代表問題解決了,百姓滿意了。相反,當幹部終日抱着手機,忙着“鍵對鍵”,而不顧“面對面”,圍着“指上考核”轉,而不是圍着百姓轉,其結果必然是離功利近了、離百姓關切遠了,離形式主義近了、離真抓實幹遠了。
政務App不應成為拿捏幹部的緊箍。再熱鬧的“花活”,也比不上一件百姓心頭事的紮實落實。再光鮮的“秀場”,也抹不掉急難愁盼的矛盾與問題。“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不僅會妨礙方針政策的走深走實,蠶食經濟社會發展的運轉效率與競爭力,還會扼殺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損害黨群幹群魚水之情。
剎住“指尖歪風”,要端正政績觀,牢記“讓群眾滿意”這個出發點。基層工作,如果沒實效,過程再熱鬧,群眾也不買賬。共産黨的幹部,必須實事求是、真抓實幹,時刻把人民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擺在首位,用行動説話,把實事做到百姓心坎,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安全感。
大興調查研究之際,必須下大力氣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把政務App該合併的合併,讓“指尖的事務”能精簡的精簡,才能讓幹部從手機中解脫出來,推開門、邁開腿,到群眾中間去,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場當中去。
-
只忙着“鍵對鍵”,顧不上“面對面”: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大興調查研究之際,必須下大力氣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把政務App該合併的合併,讓“指尖的事務”能精簡的精簡,才能讓幹部從手機中解脫出來,推開門、邁開腿,到群眾中間去,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場當中去。
-
北京:多項交通重點工程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作為北京市重點民生工程,今年年內,豐&站樞紐將實現主體結構全部封頂,進入裝飾及室外工程階段,爭取早日投入使用,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便利。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外立面幕墻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收尾工程,為年內實現完工打下了良好基礎。
-
小劇場演出不斷,夜經濟活力涌動,推動老城文化復興
繁星戲劇村、77劇場、南陽·共享際、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鼓樓西劇場……老城胡同裏,小而精、小而美的小劇場越來越多。” ——今年3月18日,在鼓樓西劇場,素有“戲劇鬼才”之稱的王子川,自導自演的獨角戲《雅各比和雷彈頭》首映,吸引了一批擁躉。
-
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 需至少提前一天預約
觀看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儀式,需提前1-9天通過天安門廣場預約參觀平台點擊“升旗”時段進行預約。
-
北京:朝陽“社保樹”收集落實民意百餘條
今年,朝陽區人力社保局提出“窗口服務提升年行動”。栽下“幸福社保樹”以來,朝陽區社保中心已收到群眾建言建議100余條,涉及預約取號、窗口經辦、諮詢查詢、智能提醒、服務環境和其他類6方面問題。結合群眾反饋的意見建議,創新性地推出一窗通辦、宣講隊、社保專員等多種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