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地下管廊提升城市韌性
2023-04-11 08:22:24 來源: 瞭望
圖集

  從2015年開始試點,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279個城市、104個縣,累計開工建設管廊項目1647個、長度5902公里,形成廊體3997公里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松 張驍 實習生 張博君

  今年初在京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係統要重點抓好12個方面的工作,包括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其中,因地制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工作任務之一。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可有效緩解“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城市病。

  2022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要求,推進水電氣熱信等地下管網建設,在新城新區和開發區推行地下綜合管廊模式,推動有條件城市路面電網和通信網架空線入廊入地。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不斷推進,多地積極提速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發展韌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地下管線住進了管廊“大別墅”

  在王府井步行街下方,北京市首條穿越老城區商業核心區,並與軌道交通8號線三期共建的綜合管廊于近日主體完工。

  近年來,北京曾經難解的“城市病”,隨著一條條地下綜合管廊的建成得以有效緩解。城市各個方向,地下“巨龍”正為城市輸送著水、電、氣等資源。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建成並投入使用綜合管廊32條,總長度199.69公里。入廊管線包括給水、排水、熱力、天然氣、電力、通信、真空垃圾和其他(含供冷、醫療供氣)共8大類14小類管線,入廊管線總長度為2640公里。

  不只是北京,實際上,自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之後,我國多地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開始提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一級巡視員邢海峰介紹,2015年至2018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財政部共同組織開展中央財政支援綜合管廊試點工作,先後確定2批共25個試點城市,帶動全國探索綜合管廊建設,推動從“該不該幹”向“怎麼幹”的認識轉變,逐步扭轉“重地上、輕地下”的現象。

  與此同時,多個城市也相繼發布了地下綜合管廊相關的建設規劃或管理條例。

  例如,《重慶市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期間,重慶將結合城市更新、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道路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舉措,大力推進量大面廣的纜線管廊建設。至2025年末,力爭城市新區新建道路綜合管廊配建率不小于30%,預計建成綜合管廊廊體約815公里。

  從實際效果看,在應對颱風、內澇等方面,不少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作用已初步顯現。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北京市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地下管廊管線事務中心工作人員馬志鑫感嘆,以前水、電、氣、熱等管線維護過程中,免不了對地面“開膛破肚”,甚至建設一條管線、處理一個應急事件,還要徵求多個部門或企業的同意,典型的“九龍治水”。但有了綜合管廊,這些管線實現統一規劃、建設、管理,如果有管線想進入管廊,只需經過管廊業主方一家單位的同意,這相當于管線住進了管廊“大別墅”,享受物業“管家式服務”。

  此外,地下綜合管廊還促進了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比如減少了架空線和管線直埋敷設的用地需求,能有效節省土地空間;釋放的土地資源收益回報還能為償還建設貸款提供有利條件。據測算,僅25個試點城市5000余公里的高壓架空線入廊,就增加了2800公頃可開發建設用地。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技術中心副主任張廣厚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年均新增道路裏程約2.5萬公里,按10%配建地下綜合管廊測算,年均新增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需求2000多公里。

  “此外,我國城市道路已形成50萬公里規模存量,城市更新、舊城改造等帶來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保守估計超過1000公里。”因此,張廣厚分析認為,總體來看,“十三五”期間我國地下綜合管廊年均建設需求超過3000公里。

  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試點,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279個城市、104個縣,累計開工建設管廊項目1647個、長度5902公里,形成廊體3997公里。

  “智能大腦”助力運維管理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類看得見的重大工程火熱建設的同時,地下也“別有洞天”。目前,副中心已建成地下綜合管廊60條,總長超過67公里。

  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驅車來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遊區。地上難覓縱橫交錯的架空線和各種井蓋,疏朗開闊的城市空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遠處,北京環球度假區遊人如織,園區內的水電氣熱、通信等多種能源供應穩定傳輸,這些都歸功于地下綜合管廊。

  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區綜合管廊監控運營維護中心,一整面墻的大螢幕上,各色圖表實時呈現各條管廊環境與設備運作狀態,通過自動提煉分析運維關鍵指標,動態計算顯示著每條管廊的“健康指數”。

  “這個運維管理平臺創新應用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CIM+管廊融合技術,實現了在役管廊數字化安全運維以及全業務、全流程、全天候、全景式的管廊全生命周期管理。”綜合管廊運營方北京建工建元城投公司平臺架構師朱靜説,自2020年4月綜合管廊投入運營以來,已安全運營1090天。

  據了解,文化旅遊區管廊採用人工檢查、視頻輪巡、四足機器狗(示范段)等多種手段開展智能巡檢,實現巡檢路徑圖上規劃、點線結合、計劃自動排程、任務自動下發、音視頻遠端溝通等功能。巡檢人員配備智能安全帽和手持智能移動終端,可即時交互、流程引導式操作,問題一鍵上報,目前已支撐管廊結構、設備巡檢總裏程超過9萬公里。

  本刊記者經過嚴格登記,戴上安全帽,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從文旅區綜合管廊監控運營維護中心乘坐電梯來到地下約10米深處的綜合管廊。高3.6米、寬4米的綜合管廊幹凈整潔、燈火通明,各種管線井然有序。工作人員手持移動終端在廊道內從容巡檢,管線工況數據、維修保養情況在AR眼鏡內直觀顯現。管廊監測設備動態記錄氧氣、濕度等管廊內環境數據,通過專用網絡傳輸到私有雲平臺,集中體現在地下空間智慧運營管理平臺上。

  “未來,將進一步把機器人、無人機係統深度運用到管廊內/外巡中,以全天候、全自動、全覆蓋的巡檢方式減少人工參與度,力求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精益維檢。”北京建工建元城投公司項目經理高博介紹。

  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管理已成為大勢所趨。去年3月,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首條智慧化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完成。這條地下綜合管廊分為電力艙、綜合艙和燃氣艙,同時配置了環境監測及設備監控係統、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係統、安全防范係統和智能化通信係統,用來對管廊進行實時監管。

  同樣,安徽省合肥市也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搭建了相關安全運作監測平臺,實現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入廊管線一體化線上監控管理。

  專家表示,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一個城市的內在“名片”。現階段,要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來統籌協調,在滿足城市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重復建設、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區綜合管廊水信艙內景(2023年3月27日攝) 張驍攝/本刊

  完善標準化體係和投融資機制

  採訪中,業內人士認為,地下綜合管廊有著巨大投資潛力和社會效益,但在標準化體係、投融資機制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

  一方面,加快完善綜合管廊規劃、建設、運營維護的相關制度和標準規范,為高品質推進綜合管廊建設運營提供保障。

  “已經頒布實施的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雖然經過修編,但具體實施還存在困難,特別是原來直埋環境下各自的管線施工驗收規范在綜合管廊環境下是否適用值得推敲。”中鐵建二十局蘇州綜合管廊項目總工程師薛青松認為,此外,斷面設計標準化、節點設計標準化、附屬設施標準化、防水設計標準化等在綜合管廊建設中極其重要,需要大量的工程設計實踐和人力投入。

  另一方面,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還需要創新健全盈利模式、盈利機制,多方推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2022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多渠道籌措資金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區別相關建設項目的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屬性,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用的合作機制,採取多種形式,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共有5家綜合管廊建設單位,建設模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模式為資本投資建設,“誰投資、誰建設、誰管理”,分別為城市副中心綜合管廊、運河商務區綜合管廊、廣渠路東延綜合管廊、軌道交通7號線綜合管廊。此類建設模式下的綜合管廊從投資到建設,乃至建成後的運營管理,都有承接體,因此在政府層級,既要在規劃、建設、管理方面予以綜合協調服務,也需在建成後投入運營的綜合管廊加強日常監督管理,確保安全。

  第二種模式由政府全額投資建設。以文化旅遊區綜合管廊為例,目前管廊完成建設並移交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同時已完成管廊運維單位的招標工作。

  有償使用對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早在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印發《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制度,形成合理收費機制,調動社會資本投入積極性。

  多地在地方性政策中也提出收費標準方面的規范。比如山東省發布的《山東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規定》明確,入廊費根據管廊建設投資、投資合理回報、管線單位佔用空間比例、管線單位單獨敷設成本、管廊設計壽命周期、管線單獨重復敷設成本、管線單獨敷設破損率等因素確定。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遊區綜合管廊在收費方面也進行了探索,採用數模同步,精準輔助管線入廊收費。

  “基于高精度真三維場景,實現入廊申請、合同簽訂、入廊施工、驗收、收費等的線上可視化、流程化管理。”朱靜説,未來通過業務流程建模和管線參數化驅動,立體呈現管線分布、動態掌握管位狀態、輔助規劃管線接駁、一圖知悉施工進展。利用精準的“圖-數-模”同步,自動生成空間佔比,結合運維成本等要素疊加分析,將為解決管廊日常運維費的定價與收取難題提供精準的工具手段和創新模式。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瞭望 | 地下管廊提升城市韌性
    今年初在京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係統要重點抓好12個方面的工作,包括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其中,因地制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工作任務之一。
  • 北京以區塊鏈融合隱私計算技術打破“數據孤島”
    近日,一項能實現醫療數據安全流轉共用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在北京啟動,將以醫療健康數據的安全流轉,破解醫療健康領域“數據孤島”難題。
  • 2023年資産評估師職業資格考試已開啟報名
    在連續4年內,全部科目累計考試合格,可取得資産評估師職業資格證書。
  • 冰壺扎根“冰立方”
    2023北京市青少年冰壺錦標賽9日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的冰壺館落幕,各個項目的冠軍各歸其主。
  • 汽車愛好者福音 雲遊北京汽車博物館
      走進北京汽車博物館,賞各式各樣擁有不同文化的汽車,近距離觀看“從突圍到輝煌——中國汽車工業歷史專題展”,用一場展覽回顧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
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中國籃球協會舉行媒體日活動
中國籃球協會舉行媒體日活動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0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