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力戒“腳尖上的形式主義”
2023-04-10 12:14:47 來源: 半月談
圖集

  

  半月談評論員 張漫子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們黨的重要傳家寶。然而,在基層一些地方,調研中的形式主義問題長期存在,需要引起重視:

  一些地方反映,個別領導調查研究之前,準備不足、隨性較大、提腿就去,至於“去哪?調研什麼?怎麼調研?”一概心中沒底,不但不能輕車簡從,還“四處漫游”,導致基層調研扎堆,徒增基層負擔。群眾稱之為“腳尖上的形式主義”。

  領導幹部推開門、邁開腿,當然值得提倡。但如果只是坐在車裏問民情、隔着車窗看基層,僅滿足於轉一轉、聽一聽、看一看,不帶問題來,不奔着解決問題去……如此隔岸觀火,只能淪為“虛”字當頭、“空”字挂帥的形式主義,就算天天“身”入基層,也只能是兩手抓空、頭腦虛空、問題懸空,揪不出真問題、拿不出實舉措,脫離發展的實際。

  更具迷惑性的是,“腳尖上的形式主義”,看似是下基層、奔一線的“真抓實幹”,實則是形式主義的“舊瓶裝新酒”:

  ——不帶問題去,把調研“現場”當“秀場”。打着調研的旗號,一陣風來,一溜煙去,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言念稿子,雙手不沾泥、雙腳不着地,看似轟轟烈烈,實則走馬觀花、看過就算,徒增基層麻煩。

  ——不拿辦法回,既無“調查”,也不“研究”。走的是“規劃路線”,看的是“再造盆景”,聽的是亮點、不觸碰痛點。到頭來,一條活魚也沒抓到,抱着一堆空洞材料,既無法“對症”、也無法“下藥”。

  形式主義,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它在黨與群眾之間豎起一道“墻”,侵蝕着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消耗着黨群幹群魚水情。

  調研功課實不實,直接決定了決策的質量,關係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因此“腳尖歪風”,危害不容小覷,必須旗幟鮮明反對,採取有力舉措整治。

  剎住“腳尖歪風”,貴在一個“深”字。深入基層,須沉下身子、邁開步子、放下架子,多一些輕車簡從、少一些前呼後擁。以“解剖麻雀”的態度、“蹲下去看清螞蟻”的精神,扎到困難眾多、情況複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把“桌子”搬到群眾當中,聽真話、探實情,挖到問題癥結。

  剎住“腳尖歪風”,關鍵在於“實”字。不僅作風實,還要謀實招。發現問題,就是要奔着解決問題去。能解決的現場解決,不好解決的拿回來盡快解決。尤其對急難愁盼,更要抓住不放,盯着問題解決。

  剎住“腳尖歪風”,注重一個“效”字。調研成不成,不在於調研規模有多大、頻率有多高、總結妙不妙,而要看有沒有實效。一切從實際出發,提高認識的科學性、決策的針對性、工作的有效性。

  調查研究猶如一座橋,連着真知與行動,也連着黨心與民心。它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更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站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更要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力戒“腳尖上的形式主義”,真正動起來、沉下去,在問題中把準社會脈搏,在解題中認識發展規律,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春游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春游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人大附中分校舉行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實踐活動
人大附中分校舉行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實踐活動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9508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