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展示的出版書籍。新華社記者 白旭 攝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白旭)“中華文化新讀”叢書發布會10日在北京舉行。叢書由國際儒學聯合會與活字文化合作策劃,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涵蓋了文學、經濟、歷史、藝術等領域,致力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表達與古老文明的當代表達。該叢書已出版十冊。
活字文化總編輯李學軍介紹,“中華文化新讀”叢書的策劃和出版,是要“基於對傳統文化整體面貌的認知,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進行專題性研究和原創解讀,應當立足當下,解決當代人的問題,在古老的文化和智慧中挖掘新的思想資源”。
她&&,叢書以“大家寫小書”為原則,寫作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用新語言、新形式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打造當代中國人提升本土文化素養的讀本。
叢書包括《興於微言:小詞中的士人修養》(葉嘉瑩著)、《儒學今讀》(陳來著)、《北宋:山水畫烏托邦》(西川著)、《擁書萬卷面百城》(韋力著)、《公天下與家天下》(幹春松著)、《文物中的鳥獸草木》(劉敦願著 鄭岩選編)、《春秋十日談》(劉勳著)等。
其中《北宋:山水畫烏托邦》已被國外出版社選中引進。作者西川是當代詩人、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今天的人們需要的不是死的古代文化,而是力圖靠近活的傳統。
“當你討論藝術問題可能會涉及社會問題,推動一個時代文學藝術創造的背後有一整套東西,包括人際關係、教育、政治等等。”他説,“把這些問題點出來以後,看我們今天的問題就會很清晰。”
《公天下與家天下》的作者幹春松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書中主要討論了“大同”和“小康”兩個概念。“中國歷史上‘大同’和‘小康’是我們的理想,每個時代都會有各種討論。”幹春松説,“從‘大同’和‘小康’觀念的發展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幾千年前中國人提出的觀念是怎麼被後代不斷豐富、發展。”
他&&,叢書不光是對古代文獻的重新閱讀,也是學者們面對現在中國和世界所面臨的問題用中國文化豐富的資源提出現代人新的理解,為文化不斷地發展壯大提供自己的力量。
發布會上,國際儒學聯合會向國家圖書館、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市北海公園管理處等單位贈送了圖書。
-
北京八達嶺夜長城“五一”起每晚開放
八達嶺長城大型主題燈光秀在夜間勾勒出“璀璨巨龍”。(資料照片)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本報訊(記者 李瑤 通訊員 申兵堂)今年“五一”假期起,八達嶺夜長城將常態化開放,從以前的每週五、周六和法定節假日開放,調整為每天晚上開放。入夜,金色的燈光打亮墻體,白色燈光映照馬道,整個八達嶺長城被勾勒出清晰的形狀,宛如“璀璨巨龍”順着山勢綿延。
-
北京:《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範》將實施
本市制定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範》近日在市市場監管局網站公布。充電設施運營場所宜設置24小時可視監控系統,監控界面應覆蓋全部充電設施及車輛,圖像應具備儲存、查詢、回放功能且存儲時間應不少於7天。
-
系列惠企“寶典”發布 多場服務活動將陸續開展
企業選址怎麼辦、優質人才哪找、研發服務哪家強……通過惠企速查“寶典”,企業能精準&&到對應的社會組織尋求幫助。會上還發布《北京市社會組織科技服務資源圖譜及速查手冊》《北京市科技型社會組織惠企服務包》《中關村産業技術聯盟産業服務指南》等一系列惠企“寶典”。
-
一季度舉辦活動會展78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雲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産業集聚。據介紹,首鋼園未來開發建設將主動融入“五子”聯動,打造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鋼高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首鋼支點。
-
集聚強鏈 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建成“摩天工廠”
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南區內,一座“摩天工廠”拔地而起。王昆介紹,“摩天工廠”首層每平方米可承重800公斤,二層及以上每平方米可承重500公斤,完全可以滿足企業辦公、研發以及小試的需求。圍繞“摩天工廠”,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的産業集聚態勢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