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所繫:中國地方人大監督顯成效
2023-01-21 09:02:52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題:民生福祉所繫:中國地方人大監督工作顯成效

  新華社記者烏夢達、魯暢、邰思聰

  “針對一項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原來只有幾十位委員代表參與,現在是北京市、區、鄉三級萬餘名代表共同參與,深入基層問計於民。”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叢駱駱説。

  提到近年來地方人大監督工作,他感觸頗深:依託北京探索提出的“萬名代表下基層”機制,立法、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

  2020年5月,北京市、區人大代表在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忠實裏1號院對再生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情況進行記錄。 新華社發

  “從檢查法律法規有沒有執行,到檢查執行的成效到底怎麼樣……人大監督工作不斷走深、走實。”連續兩屆(10年)成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張雪梅律師説。

  2022年,張雪梅在《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一周年時跟隨北京市人大相關執法檢查組進行了“回頭看”,與居民座談,檢查條例內容是否落實到位。座談中,一位來自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街道的社區居民談到了困擾他兩年的難題。

  原來,該居民所居住的小區由於年久失修,每逢汛期雨季就會漏雨,雖然他曾撥打過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情況,社區及相關部門也進行了臨時搶修,但兩年來每次都是“打電話才解決”,沒有相關人員在汛期來臨前主動詢問或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這種情況沒有達到接訴即辦條例中提出的‘未訴先辦’要求,所以我們當場向街道工作人員提出了該問題。”張雪梅介紹,經過詢問和督促,街道也拿出了解決方案,困擾居民的難題在人大代表的督促下圓滿解決。

  2019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開創“萬名代表下基層”活動,共計1.3萬名三級人大代表開展身邊、周邊、路邊“三邊”執法檢查,中國憲法賦予人大的監督權在執法檢查這一傳統監督方式中煥發新的活力。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感覺到人大監督的問題導向,監督對接群眾訴求,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北京市東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松元&&,該區探索“人大閉環監督工作法”,民生議題均“從人民中來”、過程“請人民發聲”、結果“由人民監督”。

  2018年頒佈的《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明確提出,對超標車輛設置為期三年“過渡期”,“過渡期”滿,超標電動車不能上路行駛,銷售車輛須符合國標。

  為了解北京依法治理“超標改裝”電動自行車的成效,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東城區朝陽門街道鴻安國際大廈商務樓宇工作站站長鄭紅強同多位人大代表一起在“過渡期”滿後進行了一次暗訪體驗。

  “我們以結伴購買電動車為由諮詢了多個線下門店,大部分商家明確&&不賣改裝車,也有個別商家同意銷售。”鄭紅強説,有居民反映可以先買合規車,再更換大容量電池,這次暗訪也印證了市民反映問題的真實性,他通過北京人大代表履職平台上傳了“有圖有真相”的“問題清單”,並向有關部門交辦。

  “這就是人大為人民群眾做好監督工作的生動案例。”叢駱駱&&。

  近年來,中國地方人大不斷完善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實效。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通過視察調研、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履職評議、跟蹤督辦等方式,打出人大監督“組合拳”,助推走出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子;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通過組建法治、教育、農業等專業代表小組,讓“專業代表”進行“專業監督”,破解“泛泛而談”問題;遼寧省撫順市人大常委會在營商環境監督工作中不回避矛盾,直面難點堵點,提出一條條“乾貨”建議,為政府部門提供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

  2023年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透露了一組數據:五年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共開展執法檢查17項,專題詢問12項;對接訴即辦條例等12件法規實施一年內開展執法檢查,檢查條例落實情況;優化營商環境等6項執法檢查匯總典型問題377項,均已移交有關部門整改銷賬。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韓旭認為,注重發揮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監督的積極作用,顯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已經具備堅實的制度基礎,也顯示出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所蘊含的強大治理效能和獨特“制度魅力”。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歲末故宮人氣旺
歲末故宮人氣旺
國博舉辦中醫藥文化展
國博舉辦中醫藥文化展
北京:樂享冰趣
北京:樂享冰趣
北京街頭年味漸濃
北京街頭年味漸濃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