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活力·多元——北京冬奧場館賽後首個冰雪季運營觀察
2023-01-20 18:43:12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題:人氣·活力·多元——北京冬奧場館賽後首個冰雪季運營觀察

  新華社記者張驍 姬燁 夏子麟

  奧運場館賽後利用是一道世界公認的難題。眼下正值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閉幕後的首個冰雪季,北京冬奧場館運營情況如何?提供哪些服務?今年還有哪些亮點?記者在京冀兩地展開調研。

  冬奧魅力不減 場館不愁人氣

  記者走訪發現,當前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熱情高漲,冬奧場館成為公眾感受冬奧文化、體驗冰雪激情的最佳目的地。

  ——冬奧成“金字招牌”,客流持續上升。記者走訪了解到,自元旦假期以來,國家速滑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場館參觀和體驗客流不斷走高。部分冰上場館的周末客流已接近其賽後開放初期的最高水準。元旦假期三天時間,河北張家口崇禮區各大滑雪場客流達到5.98萬人次,雪場“人滿為患”的消息讓國內“雪圈兒”為之一振。各場館運營人員均向記者表示,預計春節還將迎來一波客流高峰。

  ——體驗內容升級,個別體驗內容全國獨有。記者調研發現,正值冰雪運動旺季,各場館紛紛拓展服務內容。國家高山滑雪中心17條高山雪道全新亮相,雪道面積達40萬平方米;雲頂滑雪公園是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及單板滑雪比賽場館,冬奧“同款”雪道也已開放;國家速滑館內新增一塊標準冰場;“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旭日東升”冰壺場首次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國內唯一冬奧車橇賽道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近期在平緩滑段開設鋼架雪車體驗項目,感受“冰上F1”盡在“雪遊龍”。

  ——一流設施受好評,小眾運動“不小眾”。冬奧賽時,中外健兒在國家速滑館速度滑冰賽道上接連打破紀錄。目前,這塊“最快的冰”繼續使用二氧化碳先進環保制冰技術運營維護,滑起來“又快又韌”。“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旭日東升”冰壺場則彌補了專業冰壺賽道建設和開放的不足。“我們早就‘瞄’上這塊場地了!以前還要跑到郊區佔用別人的冰球場打冰壺,如今在‘家門口’就能體驗一流設施,學校裏打冰壺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家長肖女士對記者説。

  利用冬奧遺産 提升經營活力

  記者調研發現,冬奧閉幕近1年來,一批“冬奧人”完成角色轉變,大量設施得到創新利用,多樣化培訓成為場館經營重點。

  ——總結經驗轉換角色,“冬奧人”變成“運營人”。成功舉辦冬奧會為京張兩地留下寶貴的人才遺産。從服務運動員到服務大眾,一批“冬奧人”在賽後總結保障經驗、梳理運維要點,抓緊學習市場開發、商業策劃知識,逐步完成從“場館運作”到“場館運營”的身份轉變。記者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看到,大量工作人員依然穿著冬奧賽時服裝為遊客服務,成為延慶奧林匹克園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既有設施創新利用,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在首鋼滑雪大跳臺,賽時臨時設施變成票務用房,大跳臺落地區巧妙降低坡度,成為“雪圈衝浪”網紅體驗地。作為世界唯一的“雙奧”開閉幕式場館,國家體育場“鳥巢”北側運動場變身3.4萬平方米的冰雪樂園,春節期間還將推出“到鳥巢過大年”文化體育休閒活動。張家口奧林匹克公園也將舉辦北方冰雪藝術雕塑展,讓公眾再次感受“冬奧+春節”的獨特魅力。

  ——經營日趨多元,多樣化培訓向前推進。記者調研發現,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場館在常態化保留參觀體驗的同時,紛紛開辟專門區域滿足多樣化培訓需求。國家速滑館成為國際滑聯卓越中心,創新合作模式,以“最快的冰”為基礎搭建冰上培訓平臺,引進4家國內高水準培訓機構。北京國資公司與世界壺聯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合作設立國內首個“世界冰壺學院培訓中心”,這一合作機制也將促進冰壺運動在國內加速發展。

  推動賽事落地 拓展四季運營

  記者調研發現,新的一年,積極承辦國際國內賽事成為冬奧場館的重要工作目標,經營模式也將更趨多元,一些新活動、新亮點有望盡快亮相。

  ——體育賽事仍是運營核心,爭取重大賽事落地。國家速滑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等場館的運營人員均向記者表示,正與冰雪運動國際單項組織和國內體育行業主管部門保持積極溝通,力爭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世界杯分站賽等世界大賽或國內賽事的舉辦地,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冰雪競技魅力。同時,國家速滑館啟動自主賽事培育,“冰絲帶”市民速度滑冰係列賽首站比賽已經啟動報名,計劃在冬奧開幕一周年時開賽。

  ——拓展四季經營,多個場館將長期開門迎客。國家速滑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均為全年制冰,在夏季也能滿足群眾冰上運動需求。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將強化四季運營,逐步打造為國內一流的山地戶外運動中心和四季休閒度假目的地。在崇禮,一大批競賽和非競賽場館設施,也在推動場館與地區聯動發展,豐富商業、教育、科技、文化、旅遊、度假等功能,力爭實現場館四季運營。

  ——開展文化演出活動,經營模式更趨多元。多位場館運營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近一段時間,前來洽談合作的企業類型和數量明顯增多。部分場館已計劃與元宇宙等新興領域、電競等新興體育産業深入合作,同時研究利用場地空間進一步舉辦文化演出、新品首發活動和極限運動賽事。新的一年,一些籌備已久的餐飲門店、文創産品店也將加速落地,冬奧場館將變得更好玩兒,持續帶給公眾新鮮感。(參與採寫:楊帆、李春宇)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 人氣·活力·多元——北京冬奧場館賽後首個冰雪季運營觀察
  • 全球連線|冬奧高山雪道全新亮相 滑雪戲雪迎新春
    在北京冬奧會後的第一個雪季,國家高山滑雪中心17條高山雪道已全新亮相,向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開放。
  • 專家提示春節期間警惕兒童誤吸誤食
    北京兒童醫院供圖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王荃表示,若發現孩子出現異物卡喉氣道梗阻的情況,家長需要立即自救,一歲以內可採取背部叩擊-胸部按壓法,將孩子臉朝下騎跨在施救者的左前臂上,同時施救者的左手托住孩子的下頜保證頸部平直、氣道開放,並支撐固定其頭部。
  • 歲末故宮人氣旺
  • 過年|回家路上
      在回家的路上  帶著回憶的行囊  在回家的路上  有個久違的遠方  時間太匆忙  來不及看你的臉龐  在弄堂裏守候的目光  多少年都沒變樣  回不去的記在心上  那帶不走的舊時光  就在這座城市繁華的中央  心念著故鄉  多久沒回了  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蜿蜒的小街  質樸樓房  總在我夢裏徜徉  多久沒回來  那想離開又挂念的地方  命運的列車載一束晨光  這回家路上  在回家路上  終審:朱斯哲  統籌:何強、焦旭鋒、張書旗  策劃:路濱琪、譚慧婷  編導:陳玄  參與剪輯:趙磊、郭燈雲、曾亞男、陳田  記者:馬曉冬、張晨霖  編輯:馮筱晴  詞、曲、演唱:王正一  音樂制作:正一音樂工作室  特別鳴謝:中國鐵路  聯合制作: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北京分社、中國唱片集團  出品:新華社客戶端、小路姐姐工作室。
國博舉辦中醫藥文化展
國博舉辦中醫藥文化展
北京:樂享冰趣
北京:樂享冰趣
北京街頭年味漸濃
北京街頭年味漸濃
中國“新國門”全面復航擁抱世界
中國“新國門”全面復航擁抱世界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