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公共場所要對電子煙説“不”
2023-01-18 16:07:45 來源: 新華社
圖集

  公共場所要對電子煙説“不”

  半月談記者 尹思源 郭方達

  在不少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號稱“低毒無害”的電子煙成了人們的新寵。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在許多城市,電子煙仍游走於公共場所禁煙管理的空白地帶。多位受訪專家&&,電子煙同樣會産生“二手煙”,並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危害着人們的身體健康,需逐步加強管控,不讓公共場所禁煙管理“留白”。

  多地探索先行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出現了新的禁煙標識,志願者們手持禁煙標識,對在會場中使用電子煙的人進行勸阻。10月28日,《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訂實施,規定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範圍。

  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半月談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部分城市已通過立法等方式明確公共場所禁止使用電子煙。2019年1月1日,杭州&&相關政策文件,成為國內首個把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範疇的城市。隨後,海南省及深圳市、張家口市等多地也推出升級版“禁煙令”,明確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管理範圍。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姜垣介紹,今年3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電子煙管理辦法》,隨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電子煙國家標準。“今年以來,我國多個部門相繼&&文件加強對電子煙的管理,為建立電子煙監管體系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姜垣説。

  從世界範圍看,加強電子煙使用管理也正逐漸成為共識。世界衞生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煙草流行情況報告顯示,除了完全禁止電子煙的地區,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採取至少一項措施限制吸食電子煙,包括禁止在公共場所吸電子煙,禁止電子煙的廣告和推廣、要求在電子煙包裝上標注健康警示等。

  “我國一些地區已經在電子煙使用管理方面做出了探索,但目前除少數地區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範圍外,大部分地區並沒有在法律層面規定在公共場所禁用電子煙。”姜垣認為,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管理範圍勢在必行。

  嚴管電子煙,必要性何在

  一段時間以來,電子煙因其宣稱的“幫助戒煙”“低毒無害”“無二手煙”等特點成了許多煙民的選擇,又因多樣的造型讓追求新鮮事物的年輕人把使用電子煙當作“潮流”。有年輕人認為,電子煙不含焦油等有害物質,和傳統煙草有很大區別,“沒必要管這麼嚴”。事實果真如此嗎?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所行為干預科主任李威提醒,電子煙本質仍是“煙”,其中不但含有尼古丁等成癮物質,還會和傳統煙草一樣産生含有有毒有害氣體的二手煙,危害身體健康。

  “電子煙産品雖然不含焦油,但尼古丁含量不少,並且為了將尼古丁溶解,在煙油中加入了丙二醇和甘油,加熱後産生的甲醛、乙醛、丙烯醛等致癌物質,會對人體健康産生不可逆的傷害。”李威説。不僅如此,電子煙的二手煙中還包含傳統煙草中沒有的鉛、鉻、鎳等重金屬物質。電子煙的二手煙是水霧狀的氣溶膠,“水霧”散得更快,但有害物質不會消失,因此電子煙二手煙的危害隱蔽性更強。

  更為嚴重的是,電子煙成了青少年吸煙的突破口。“相比較傳統捲煙,電子煙的外形、味道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北京市健康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劉秀榮説,一些年輕人本來對香煙不感興趣,但在公共場所看到身邊的同學、朋友使用電子煙,覺得“很酷”,就也加入了吸煙者的隊伍。一些青少年通過吸電子煙成了新煙民,原本宣傳幫助戒煙的電子煙反而擴大了吸煙者數量。

  此外,公共場所禁止使用電子煙,也能進一步降低禁煙執法難度。一位基層監督管理人員&&,在查處一些公共場所吸煙行為時束縛較多,需要提前分辨對方使用的是電子煙還是傳統煙草,執法難度較大。

  不讓禁煙效果打折扣

  “控煙條例落地實施讓公共場所二手煙暴露率有了明顯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場所的電子煙使用率有所上升。”李威介紹,2021年天津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電子煙使用率較2020年均有明顯提升。

  電子煙也是“煙”

  “這在一定程度上讓禁煙條例的實施效果打了折扣。”姜垣説,要讓公共場所禁止使用電子煙的觀念深入人心,推動立法是關鍵。《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低於20%;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達到80%及以上。

  “健康中國必須是無煙中國。”姜垣建議,各地要對控煙條例進行細化修改,通過立法等方式將電子煙納入管理範圍,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

  “立法先行能有效引導公眾輿論。”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周望説,目前在電子煙使用方面公眾認知仍存爭論,導致各地在推動電子煙管控方面的步調不一致,“立法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劉秀榮認為,今年5月,《電子煙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産品的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範圍,能進一步降低電子煙對青少年群體産生的危害。“相關法律法規需盡快&&,盡可能降低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影響,把青少年的第一口煙掐滅。”劉秀榮説。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23期)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 北京:樂享冰趣
    臨近春節,北京北海公園、什剎海等滑冰場地人氣爆棚,人們走出戶外,享受冰雪帶來的快樂。
  • “北京新春音樂會”再度奏響
    北京新春音樂會歷來以唱民族歌、抒民族情為宗旨,“第十九屆北京新春音樂會”集中展演了北京音樂家協會10年來推出的優秀原創作品。
  • 半月談丨公共場所要對電子煙説“不”
    姜垣認為,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管理範圍勢在必行。
  • 今年疏堵工程任務計劃書公布
    記者今天獲悉,今年,新疏堵工程繼續實施,其中包括機場高速五元橋匝道新增出口、連接機場輔路,燕莎橋、呼家樓橋增設掉頭車道,十里河橋路口改造等。本市還將研究為部分地下通道增設電梯或無障礙坡道。
  • 鳥巢冰雪季邀你來撒歡
    據了解,本屆“鳥巢歡樂冰雪季”在國家體育場附場3.4萬平方米的冰雪樂園內,設置了高&滑雪、雪山大冒險、雪上飛碟、雪地 CS、雪地摩托、雪地香蕉船、繽紛五環、旋轉飛碟、雪地大碰撞等20余項冰雪健身活動。
北京:樂享冰趣
北京:樂享冰趣
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在故宮開幕
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在故宮開幕
讓春節留京快遞員感受溫暖
讓春節留京快遞員感受溫暖
春節期間健康防護五問五答
春節期間健康防護五問五答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9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