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發布《城市副中心先進製造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2022-11-13 09:11:36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圖集

  到2024年,醫藥健康産業躍升為第一大戰略引擎産業;到2024年,全區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總産值達650億元;到2024年每年累計新增50家“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通州區日前發布《城市副中心先進製造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2024年全區規模以上

  先進製造業總産值達650億元

  《行動計劃》中明確,到2024年,城市副中心先進製造業産業規模穩步提高,産業結構顯著優化,醫藥健康産業躍升為第一大戰略引擎産業,前沿新興産業項目引進取得顯著進展;産業創新能量集聚釋放,“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大幅增加,創新鏈帶動産業鏈發展路徑有效探索;産業質量持續提升,數智化、綠色化、高效化生産方式深入推廣,地均産出實現較大提高,節能降耗指標達到市級要求。

  《行動計劃》中公布了“城市副中心‘十四五’先進製造業發展主要指標”,其中,到2024年,全區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總産值達到650億元,到2025年達到680億元。工業增加值到2024年達到250億元,到2025年達到260億元。到2024年,高技術製造總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27.3%,2025年達到28.3%。 到2024年,“專精特新”和“小巨人”新增企業(家)達到150家,2025年達到200家。

  以醫藥健康為戰略引擎

  構建“1+4+3”先進製造業新體系

  《行動計劃》中提到,通州區鞏固現有産業基礎,搶抓産業變革賽道,統籌研發、設計、製造、服務等産業鏈各環節,着力打造以醫藥健康為戰略引擎,智能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智能汽車、綠色都市為支柱,面向綠色低碳、數字科技和交叉融合領域的前沿新興産業為增量突破的“1+4+3”先進製造業新體系。

  打造醫藥健康戰略引擎,瞄準新器械、新藥物、新服務三大方向,以高端提升、集群壯大為重點,支持醫藥企業和醫療機構打造産學研創新共同體,抓住藥品、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實施契機,分類推動細分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健康服務領域為例,圍繞新一代基因測序、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AI+醫療健康、新型疫苗等前沿診療技術,引入一批創新機構與服務型企業,支持外包服務(CXO)等平台型專業第三方機構入駐發展。

  同時,做優做穩四個支柱産業。針對裝備、電子、汽車、綠色都市等規模以上企業,以穩定存量、延伸鏈條為重點,支持企業向産業價值鏈中高端環節邁進,向定制化、智能化、服務化方向轉型,發展工業設計、總集成總承包服務、先進製造業平台經濟等服務型製造。比如,在電子信息領域,大力發展磷化銦等高端襯底材料,推動石英舟、石英管道、石英儀器等石英製品向8英寸、12英寸高端發展,重點引入大尺寸硅片、高性能光刻膠、靶材、電子封裝等關鍵材料研發、産業化項目,延伸發展集成電路設計産業。

  在培育布局前沿新興産業方面,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圍繞交叉學科重點突破的新領域,以綠色低碳科技、新一代數字科技和融合新業態為方向,承接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培育新興産業。在綠色低碳方向,聚焦低碳零碳能源開發、輸送與消費全鏈條和生態環境改善要求,重點布局儲能産業,面向電化學儲能、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領域,布局發展儲能電池、儲能變流器、能源路由器、能量控制系統等關鍵核心設備,培育發展儲能系統集成、運維服務和能源互聯網等産業。新一代數字科技方向,主攻特色智能裝備,圍繞城市建設、公共服務、交通物流等領域引入智能建築機器人、醫療健康機器人、智能物流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等企業落地研製,發展元宇宙場景的AR、VR、XR等新型可穿戴人機交互産品和面向物聯網、智慧城市、數字社會等各領域的新型智能終端産品。

  打造“一極兩地五鎮”

  先進製造業空間布局

  《行動計劃》提到,副中心以中關村通州園為主要承載地,強化全區一盤棋統籌,加強與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突&&馬地區戰略帶動,挖掘整合閒置低效産業空間,遵循特色集聚、同業集群,打造“一極兩地五鎮”的先進製造業空間布局。

  把&馬板塊作為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點區域,主動對接融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推動園區轉型升級與資源整合,重點布局集成電路産業集群,打造數字經濟增長引擎。通過創新資源外溢、鏈條協同布局,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相關的核心器件、智能裝備等産業。

  着力建設兩個服務型智造基地,以張家灣設計小鎮、運河商務區為龍頭,加快服務業態導入培育,深入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促進相互轉化、衍生、賦能,培育新模式新業態。運河商務區,主要承接中心城區製造企業總部、生産性服務功能轉移,打造先進製造業企業總部基地。張家灣設計小鎮,發展設計牽引的服務型製造,面向新能源裝備設計、元宇宙硬體設計等工業設計領域,承接落地一批國內外領軍企業、品牌機構與創業團隊,支持存量製造業企業向工業設計升級,成為新智造産品研製與設計基地。

  集群化提升五個産業城鎮,推動産業園區與各鎮融合發展,打造多個特色産業集群。西集依託國家網絡安全産業園,重點布局網絡安全裝備、元宇宙硬體等高端裝備,依託存量基礎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醫藥健康等産業。漷縣重點打造醫藥健康産業集聚區,聚焦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研製等特色産業。永樂店依託永樂開發區,重點發展新材料、機器人等特色智能裝備。於家務依託聚富苑産業園、國際種業園區,重點承接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儲能産品、智慧農業裝備等。潞城重點發展現代休閒食品等綠色都市産業、新能源智能汽車産業,打造綠色産業發展集聚區。

  強化與北三縣的聯動布局,圍繞先進製造産業生態,以共建、共享、共贏的思路推進副中心與北三縣一體化布局。

  到2024年每年累計新增

  50家“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

  《行動計劃》還提到,副中心將打造一批綠色發展標杆。建立“企業綠色發展培育庫”,加大碳中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等企業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支持力度,重點支持蒙牛等企業建成一批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綠色工廠。鼓勵企業加強工業餘熱、余能利用,推廣“光伏+工廠”模式,建設一批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光伏智能微電網等項目,促進企業用能系統優化。支持企業制定“碳中和”實施方案,實施更加積極的低碳發展行動。到2024年,綠色工廠達到8家,“碳中和企業”認證企業達到3家。

  副中心還將建立分級分類企業培育體系,暢通“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通道。到2024年每年累計新增50家“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建立“小升規”製造業企業培育庫,做好投産升規服務。

  《行動計劃》還提到,依託城市副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城市孵化科技創新“大磁場”功能,重點針對機器人、綠色低碳等領域,強化場景引鏈招商。根據全區創新應用場景招商育商工作機制方案,面向先進製造業領域,細化建立常態化應用場景供需對接促進機制,推行“揭榜挂帥”“毛遂自薦”等場景參與機制,分段構建“0-1”試驗和“1-N”兩類場景孵化模式。圍繞交通、醫療、市政、教育等領域應用場景,探索建設一批城市級工程實驗平台、運營開放平台,搭建基於場景的新技術研發和産品設計服務體系。依託城市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項目投資建設,根據“城市機會清單”“項目清單”“場景清單”,篩選城市科技産品,動態徵集意向供給企業,支持企業研製新品在副中心首推、首用,形成産業化示範效應。(記者 武文娟)

  (原標題:通州區發布《城市副中心先進製造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醫健産業躍升為副中心最大戰略引擎)

+1
【糾錯】 責任編輯: 朱旭彤
北京要聞
冬雨之中游故宮
冬雨之中游故宮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初冬的頤和園別有韻味
初冬的頤和園別有韻味
北京初冬景致如畫
北京初冬景致如畫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2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