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022-04-03 08:37:1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位於北京警察學院的首都公安英烈祭念園

莊嚴肅穆的英烈墻矗立其間

春寒未了,舊夢難息

墻下的黃白菊花露浥清香,似乎在靜靜訴説着英雄的事跡

圖為北京警察學院的首都公安英烈祭念園英烈墻。

自北京市公安局建局以來

先後有393名公安民警和現役官兵犧牲在工作崗位上

76位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其中近20位英烈子女扛起父輩的旗幟,現如今奮戰在公安戰線上

圖為北京警察學院的首都公安英烈祭念園英烈墻。

銘記是最好的祭奠,傳承是最好的緬懷

英烈墻上

崔大慶、沈金柱、趙安祥

三位烈士的名字依次排列

他們之中,崔大慶於1995年抓捕歹徒時頭部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6歲

在倒地的一刻,手仍然緊緊抓住歹徒

沈金柱於1996年一次解救人質中被歹徒刀刺左胸不幸犧牲,年僅32歲

案犯落網,人質安全,沈金柱卻永遠告別了他熱愛的公安事業

趙安祥在八達嶺景區執行設卡任務時,被闖卡的大貨車撞倒

生命定格在1996年的冬天……

三位烈士犧牲時,他們的子女崔申迪、沈英鑫、趙朗

分別只有5歲、3歲、7歲


歲月撫平傷痕卻偷不走思念

如今,三位子承父志的年輕人已經成為首都公安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更能體味傳承的力量

1

1989年出生的崔申迪,現任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七中隊中隊長

記憶中,因為父親工作繁忙,家人相處的時間極其短暫

“經常是父親回到家,我已經睡着,醒來後,父親又上班去了。”

圖為警察博物館陳列的崔大慶烈士遺物。

父親犧牲後,他聽母親説,“爸爸出差了,很長時間回不來。”

懂事的崔申迪漸漸接受了父親犧牲的事實

他早早“當家”照顧着母親,到了寒暑假就自己在家做飯吃

身邊長輩和學校的關愛讓崔申迪有意識地去了解父親,也對公安工作有了嚮往

高中畢業後,他報考天津公安院校 ,畢業後進入北京公安系統

實習的第一站,他向上級申請,要到豐&公安分局豐&鎮派出所

“我想從父親曾經工作過的地方,開啟自己的從警道路。”

父親的老同事見到他,拿來一本厚厚的剪報,上面全是媒體對崔大慶事跡的報道

看著剪報上的文章,聽着前輩們細數着父親忠於職守、無私無畏的往事

崔申迪覺得,這條路選對了

崔申迪以父親為榜樣,將這份崇敬轉化為首都公安的忠誠與擔當

圖為崔大慶烈士生前的照片。

“我理解的傳承,既是穿上警服的事業傳承,也是在工作中不斷理解父親的情感傳承,更是要以身作則發揚父輩優良傳統的精神傳承。”

圖為崔申迪工作照。

2

沈英鑫,現任西城公安分局西單更新場警務服務站副站長

作為當年西城分局天橋派出所最年輕的“接片兒”民警

他開朗健談,對群眾工作如數家珍

沈金柱犧牲那年,沈英鑫只有3歲

“從小總是受到外人更多的關照。”沈英鑫説,隨着逐漸長大,他理解到

因為父親是抓捕歹徒犧牲的烈士

圖為警察博物館陳列的沈金柱烈士介紹。

在“雙警家庭”中出生,沈英鑫從小就對警察的工作環境很是熟悉

高中畢業時,他報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基層派出所

“為什麼是我爸?為什麼他要衝在前面?”

從事公安工作後,這些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

熬夜值班,我來!處置警情,我上!

父親這股子工作上的勁頭兒,沈英鑫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社區工作中

“社區民警是最鍛煉人的,治安、人口、&&境方面的業務需要活學活用

處理糾紛、化解矛盾、疫情防控,一樣都不能馬虎。”

一年夏天,一名醉漢晃晃悠悠倒在了派出所門前的地上

當天值班的沈英鑫趕忙過去攙扶,陪了對方一個多小時,直到醉漢朋友將其接走

這些瑣碎的小事卻讓沈英鑫明白傳承的另一層含義

着力解決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小案件、小事件、小糾紛

是新時代人民警察在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承諾

“不論衝鋒在前打擊犯罪,還是迎難而上心繫群眾,我們始終恪盡職守、保衛平安。”

圖為沈英鑫在沈金柱烈士的遺物前。

3

北京市交管局西城交通支隊櫻桃園大隊民警趙朗是受訪的一位女民警

出生警察世家,趙朗的爺爺和父親都是人民警察

小時候,父親的警服之於趙朗是由衷的自豪感

“和同齡的小朋友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扮演警察非我莫屬。”

圖為趙朗與父親趙安祥的合影。

那時,她常常拿起父親的“大檐帽”戴在小腦瓜上,憧憬有朝一日也成為警察

在她看來,這是一股血液裏流淌的職業信仰

剛剛從事交警參與夜查時,紛繁複雜又充滿危險的環境沒有讓趙朗感覺害怕

反倒是用“膽大心細”來形容

試圖衝卡的摩托車、酒駕被攔明目張膽想要“私了”的駕駛員

這些經歷又讓趙朗對身上的警服有了新的認識

“不管是父親還是我,只要穿上這身警服,面對危險和挑戰不退縮就是我們肩上的責任。”

圖為趙朗在路面執勤。

在趙朗的印象中,父親看上去嚴肅,卻是個“孩子王”

他充滿生活情趣,自學吹笛子、拉二胡

遺憾的是,這些對趙朗而言都是片段的記憶

一直到父親犧牲,都沒有在家過過一次春節,留過一張全家合影

一次偶然,趙朗找到了父親生前的工作日記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

她將日記中的這句話銘記在心,將它作為力量的來源……


記者:涂銘、魯暢、夏子麟 參與采寫:實習生史子慧

視頻:夏子麟

合作單位: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

(圖片均由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及受訪對象提供)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30處美景花團錦簇香雪海 建議錯峰提前預約入園
    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第一天,市屬公園推出30處清明節賞花踏青場所。梅花熱門打卡地:包括北京植物園梅園、中山公園梅園、香山公園梅谷、頤和園萬壽山後山中禦路,其中北京植物園梅園多個品種百餘株梅花打造出花海景觀。
  • 公立醫療機構核酸檢測指導價下調 單人單檢不高於28元
    通知明確,實行檢測價格和試劑價格分開計價收費的省份,要按照不高於上述水平設置封頂標準。公立醫療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應同時提供單人單檢和多人混檢兩種服務選項,在符合疫情防控規定的前提下,允許“願檢盡檢”的群眾自願選擇。近期,國家醫保局已再次組織與企業談判磋商,新的議定價格已降至更低水平。
  • “清明節的銘記”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啟動
      據介紹,從2009年至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積極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教育功能,連續14年在清明節期間舉辦“清明節的銘記”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該活動已成為各界追思、緬懷、尊崇、傳承抗戰英烈精神的重要平台。
  • “清明節的銘記”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啟動
    從2009年至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積極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教育功能,連續14年在清明節期間舉辦“清明節的銘記”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首都義務植樹日
    今天是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日。上午,來自懷柔科學城的中科院相關院所,清華、北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高校,高新技術企業等機構代表,共同為百年科學城再添新綠。本報記者 方非 攝
首都義務植樹日
首都義務植樹日
八里橋修繕 石獅戴上“安全帽”
八里橋修繕 石獅戴上“安全帽”
北京密雲:執法助力文明祭祀新風
北京密雲:執法助力文明祭祀新風
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2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