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多種功能於一體 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雛形初見
2022-04-03 08:40:16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首圖副中心館近照,外立面施工開始收尾,內部裝修即將展開。記者 白繼開攝

  最大的閱覽室位於距離地面十多米的“山頂”,24小時閱讀空間滿足市民夜讀需求,城市智庫為北京市行政機關提供決策支持,古籍文獻、地方文獻、非物質文化遺産文獻、黑膠唱片等特色資源以更豐富立體的方式展現價值……正在緊張建設中的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匠心獨運,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圖書館眼下已基本完成二次結構施工,這座坐落於城市綠心的新型公共圖書館已初見雛形。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在設計之初就確定要成為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它的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充分的空間資源為展示特色資源提供了絕佳機會。秉持着“親民、特色、智慧”的功能設計理念,圖書館運營方——首都圖書館將在這裡設立一系列特色(收藏)主題館,通過展示、體驗、互動等多種方式,將非遺文獻、古籍文獻、藝術文獻、少兒文獻等特色資源送至讀者的身邊。

  走入施工現場,一幅“臨山間、於樹下、勤閱覽”的寫意畫卷徐徐展現眼前。站在22米挑高的一層大廳,可見上百根形如銀杏樹榦的柱體高聳入頂,宛如置身森林謐境。屋頂以銀杏葉片為靈感,形狀各異的銀杏葉片構建出一座森林傘蓋,與銀杏樹下聳立着的兩座山形結構“書山”交相輝映。雖然山體尚未裝飾,但陽光穿過葉片,在“書山”上留下斑駁的光影,可以想見未來“森林書苑”的雅韻。

  古詩云“書山有路勤為徑”,整座圖書館共設約2400張閱覽坐席,其中約一半就分佈在這兩座“山”上。順着書山拾級而上,沿途將設立中文圖書、中文報刊、外文圖書、北京地方文獻等文獻的借閱空間。閱覽坐席拾級而設,讀者可以隨坐隨行。全館最大的閱覽空間,就設在兩座山體結構的“山頂”。它並非傳統閱覽室一般是四面墻壁圍起來的封閉空間,人們坐在距離地面十多米高的開放空間裏,憑欄俯瞰或遠眺,都能收穫舒暢的心情。

  副中心圖書館還在一層為讀者開闢了一處提供24小時服務的新型閱讀空間。這裡可提供全時段到館閱覽、文獻流通、文獻預約、文化交流、圖書文創售賣、餐飲休憩等服務。孩子們嚮往的少兒館位於一層西側南部,將服務於0至12歲小讀者。在享受海量圖書借閱等傳統少兒閱讀服務以外,這裡在開館後將更注重提供具有參與感、科技感、藝術感、未來感的智慧服務。非遺文獻館同樣位於一層,建成後,這裡將是國內第一家專門蒐集、展現非遺文獻的主題館。

  館內二層是幾處各具特色的主題館,它們也是激發創意的工作室。其中,藝術文獻館依託首圖館藏資源,突出視聽特色,兼具各類藝術形式,集文獻收藏、展覽展示、藝術體驗、藝術創作、沙龍活動、美育普及於一體。甚至設置了樂器體驗、美術繪畫以及專業級影音鑒賞空間。有趣而特別的北京聲音館,也將把首圖收藏的珍貴音頻文獻呈現給市民。處在同一層的古籍館,以保護珍貴文獻、展示典籍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是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護、公共教育、文化傳承、文化休閒於一體的綜合空間,這裡將設立古籍修復和體驗廳。

  智慧化,是城市副中心圖書館的突出特色。圖書館在設計和運營中加入了智慧書庫、樓宇自動化、智能燈光調節、無線聽音等技術的應用,通過一鍵預約、一鍵定位、一鍵借閱、一鍵導讀等功能,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以智慧書庫為例,這座高十多米、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書庫位於地下一層,它將高密度倉儲貨架和自動存取系統相結合,可以存儲650萬冊圖書,建成後將成為全國藏書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先進的書庫。除此之外,智慧圖書館服務還將綜合運用5G、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5ABCD)等新技術,把讀者與圖書館建築和資源緊密關聯起來,將沉浸式閱讀和精準感知服務融入服務業態,呈現一座海納百川又懂得讀者心思的圖書館。(記者 李洋)

  (原標題: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雛形初見)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3月份北京交警“隨手拍”收到群眾舉報23.5萬條
    北京交警“隨手拍”投訴受理平台上月新收到群眾投訴線索23.5萬條。針對群眾投訴的區域及違法行為,交管部門全面分析研判,對群眾反映集中的違法行為高發區域,組織了針對性專項整治。
  • 北京市海淀區為老人辦疫苗接種專場
    當天,百餘位老人在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的全程陪護下,來到田村路街道冬奧文化體驗園接種首針新冠疫苗。為築牢免疫屏障、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種率,近期海淀區各街道積極開展接種“攻堅行動”。
  • 京津冀協同為冰雪運動立“標準”
    人工冰場、健康體檢、自動駕駛、智慧停車、文物保護、居家養老、嬰幼兒托育……昨天,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2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今年又有249項北京市地方標准將進行制定或修訂。
  • 憶滿京城 情思華夏 清明假期北京市推出123項主題文化活動
    清明小長假,本市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將以“憶滿京城 情思華夏”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策劃組織開展區級以上重點主題文化活動123項、190場。
  • 集多種功能於一體 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雛形初見
    首圖副中心館近照,外立面施工開始收尾,內部裝修即將展開。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在設計之初就確定要成為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古詩云“書山有路勤為徑”,整座圖書館共設約2400張閱覽坐席,其中約一半就分佈在這兩座“山”上。
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運河春色
運河春色
林海守塔人
林海守塔人
“世界水日”倡節水
“世界水日”倡節水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2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