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殘奧會頒獎花束的背後,是他們默默地付出……
2022-03-16 08:44: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邰思聰、馬曉冬)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閉幕式上,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創的“向志願者致謝”環節溫暖了無數人。志願者們高舉着帶有象徵堅強的藍色波斯菊的頒獎花束,接受全場觀眾的掌聲和歡呼。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頒獎花束的背後,是眾多殘疾人朋友用絨線一針針編織的付出,愛和溫暖通過花束傳遞給更多人。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上“向志願者致謝”環節。新華社記者 吳壯 攝

  “我們此次承擔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500束頒獎用花的製作,從2021年8月10日知道這個事兒到最終2022年1月15日交工,歷時近半年時間。”北京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負責人唐佔鑫作為花束製作的牽頭者,共組織了約150位殘障人士共同製作頒獎花束。

圖為北京冬殘奧會頒獎花束。(受訪者供圖)

  “我們最早拿來的物料都是各種顏色的線圈,加起來得有200多斤。”唐佔鑫告訴記者,由於冬殘奧會花束使用的“海派絨線編結技藝”本身就有難度,再加上花束又由花片、花葉、花枝等部分組成,所以學起來並不容易。為了幫助大家完成這項工作,組織方為他們提供了教學視頻,還邀請老師線下教學。

  完成一束花至少需要35個小時,150名殘障人士一針針編織,總計600多萬針。“我們加班加點工作,完成快的人就再多承擔一些,這中間得到很多家屬和志願者的幫助,才最終有了舞&上的美麗形象。”

  37歲的郭媛媛作為編織者之一,是一名先天性脊髓損傷者,也是希望之家的工作人員。她主要負責收發物料和編織花束。因為是第一次接觸編織,很多針法都需要零基礎學起,這也給她一開始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我們不僅需要記住長針、短針、鎖針等基礎知識,還要學會不同針法的組合。”郭媛媛告訴記者,因為一朵花的編織至少要用到三、四種針法,她反復觀看視頻,一針針照着做。最令她記憶猶新的是,在編織一朵直徑約1厘米的桂花時,她跟着老師反復拆編,學習了一整天。“這種小花就需要35針,至於更大的花型,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她説。

  冬殘奧會的頒獎花束中還特意增加了象徵着堅強的藍色波斯菊,由絨線編織成而的“永不凋謝的榮耀之花”,其中也蘊含着節儉、可持續的辦奧理念。

  “真正地看到殘奧健兒們手舉我們製作的花束時,真的很激動。”唐佔鑫説,在製作過程中,她看到了殘疾人朋友們為冬殘奧盛會圓滿舉辦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花束不僅屬於冬殘奧運動員,也屬於為它的誕生而努力的所有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長安街上玉蘭開
長安街上玉蘭開
早春時節春意鬧 迎春山桃次第開
早春時節春意鬧 迎春山桃次第開
留學生志願者堅守崗位
留學生志願者堅守崗位
輪椅假肢維修站裏的殘奧冠軍
輪椅假肢維修站裏的殘奧冠軍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7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