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駕駛員大練兵 從讓老年人一步上車做起
2022-03-01 14:50:49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公交車進站,要緊貼站&停靠,輪胎外沿距站&不超過50厘米,這樣方便老年人能“一步上車”……北京公交駕駛員們正在開展一場全員“比武練兵”。除了用標尺量車距,比武項目還包括無障礙踏板、呼叫響鈴等助殘設施的使用。為了更好地換位思考,公交人甚至蒙上眼罩、坐著輪椅或者腿綁沙袋,親身體驗殘疾人、老年人的出行不便。

  精細

  進站停車距離用尺量

  黃色細長的“標尺”,垂直於站&路緣石貼於地面,旁邊還貼着醒目的“50厘米”字樣。公交集團客三分公司以這樣的方式,提醒駕駛員進站停車時,輪胎外沿距站&不超過50厘米。

  “這車開得真有水平,幾乎壓着50厘米線停靠,車門、站&無縫銜接。”這幾天,在豐&&大地公交站站&,客三分公司管理人員邊記錄檢查邊讚嘆。

  這種精細化服務,也引來不少老年乘客點讚。“年紀大了,腿腳不如年輕人,上下&階費勁,要能一步邁上車,省勁兒也省時間。”李立峰老人説。

  北大地公交站,共有137路、323路、77路等常規線路13條,老年人、殘疾人刷卡登降日均約為3200人次。除了規範進站停車專項檢查,客三分公司特別製作了“愛心指引牌”,當有特殊乘客需要乘車時,文明引導員就會舉起指引牌提示駕駛員。

  在韓莊子北公交場站,客三分公司十八車隊黨支部書記葛然正在“考評”駕駛員無障礙設施使用規範。他指着後門外畫着輪椅的紅色按鈕説:“乘客按下按鈕,駕駛員收到信號,就會按下側傾鍵,將車向右傾斜15度,同時由乘務管理員放下無障礙踏板,協助乘客上車。”輪椅乘客上車後,通過安全帶將輪椅與專用靠背固定,確保乘坐舒適、安全。

  體

  坐輪椅、綁沙袋趕公交

  前兩天,客二分公司第十車隊開展了一場特別的體驗式乘車活動,駕駛員們腿綁沙袋、手拎水桶體驗老年人乘車,蒙上眼睛或者坐著輪椅,體驗殘疾人上下車。

  在腿綁沙袋、手拎水桶、身揹書包後,30多歲的人一下子變得行動遲緩,瞬間體驗到老年乘客上車下車的困難。41路駕駛員關陳説,拿着沙袋的時候感覺並不太沉,但綁在腿上之後,再拎水桶上下車很費力。“尤其上&階的時候,腿彎不了,要是不抓住扶手,根本就上不去。”關陳説,41路坐車的老人特別多,“以後遇到老人會盡量慢一點兒,讓他們穩穩噹噹坐好之後再起步。”

  蒙上眼罩後,31路駕駛員耿勇頓時沒了安全感:“車站環境複雜,要是沒人攙着我,真是一步都不敢走。”駕駛員朱云云還體驗了輪椅出行,“如果無障礙踏板與路緣石貼合,角度平順,上下車就會非常順暢。”在親身體驗、換位思考後,駕駛員們對這些服務細節有了更深的理解。

  服務

  建無障礙服務重點線站“檔案”

  “目前,北京公交集團1.2萬餘部公交車配備了無障礙踏板、呼叫響鈴、輪椅靠背及專用安全帶等設施,已佔城區公交車的8成,打造了600余條無障礙公交線路。”北京公交集團安服部副經理張長濤介紹,除了對硬體設施進行大排查,此次專項行動還要通過刷卡大數據,摸排出老年人、殘疾人乘車集中的線路和登降時間,建立無障礙服務重點線站“檔案”,更有針對性地提高服務。

  比如,由六里橋東開往龍潭公園的6路公交,途經3個市屬公園、6所醫院,跨越豐&、西城、東城3個城區。大數據顯示,每日老年卡刷卡佔比55%左右,日均運送60歲以上老年乘客超過1萬人次。

  “針對這一特點,我們總結出觀、聽、説、幫、容五字工作法。”電車分公司第九車隊黨支部書記劉俊明介紹,“觀”,就是細心觀察老年乘客的行為舉止,用不同方法服務不同年齡段老年乘客;“聽”,就是聽取老年乘客的意見和建議,結合實際作出改進;“説”則是多用文明用語、敬語提示安全;“幫”即主動幫助老年乘客找座位、攙扶行動不便的乘客上下車;“容”則是遇到老年乘客不理解時能夠包容。

  張長濤介紹,北京公交老年卡刷卡量日均167萬人次,近5年來,老年卡刷卡佔比從11%持續增長至28.96%。“這還不是最準確的數字,因為不少老年人嫌麻煩,把刷卡這個關鍵環節也省了。還是希望各位老年乘客、殘疾人乘客,按規定刷卡,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刷卡數據分析,在高峰點段加派車輛,減少擁擠度,提高運行速度,讓老年人出行更順暢。”張長濤説。

  稽查

  專員明察暗訪調位互查

  “50厘米”進站停車要求,是否人人掌握、車車達標?無障礙設施是否完好?對老年人、殘疾人的服務是否周到?這些服務內容,不是培訓完、比武完就行,還要在實際運營中接受稽查考核。

  根據專項整治要求,各車隊首先要對駕駛員規範進出站、靠邊停車開展自檢自查;同時,各分公司組織各車隊安全管理人員,開展“調位互查”。“避免熟人檢查,通過明察暗訪,能更真實地反映駕駛員的服務水平。”張長濤介紹。

  此外,公交集團、分公司兩級稽查中心設置專職稽查員,對全系統駕駛員規範進出站、靠邊停車開展專項檢查,並將相關要求納入常態化檢查項目。

  記者查閱發現,公交集團2016年修訂了內部“服務規範”,從文明用語、文明行車、車容標誌等7個方面做出詳細規定,其中包括:老年乘客允許就近車門下車,雙層車安排老人下層就座;輪椅乘客、盲人乘客、肢體殘疾乘客、孕婦乘客都有對應的服務“規矩”。這些服務內容,也都在稽查範圍內。

  呼籲

  為“貼站”停靠留出空間

  “50厘米”進站停車要求,是否真的能夠順利實施?記者在多個重點車站觀察發現,社會車輛違法停放、乘客跑下站&候車、樹枝蔓延等因素,客觀上給“貼站”停車造成了一定阻礙。

  “從全國來看,公交車進站停靠,普遍要求是輪胎外沿距站&不超過80厘米。此次行動中,北京公交將這個距離進一步縮短至50厘米,可以説無論對駕駛員,還是站&環境來説,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張長濤告訴記者,從技術上來説,公交車比較高大,存在視覺盲區,車身右側裝有較大後視鏡,“貼站”停車需要格外注意不能剮到站&乘客。但是對於經驗豐富的專業駕駛員來説,這個停車距離並不難達到。

  真正挑戰在於,部分站&因機動車、共享單車違法無序停放,或者樹木高大、樹枝蔓延,影響大公交“貼站”停車,後者對於雙層車的影響格外明顯。“是否可以在公交車站增設監控探頭?公交站&周圍綠化是否能選用低矮灌木而非高大樹木?這些問題希望能引起社會及有關部門關注,我們也在跟屬地管理部門溝通,共同營造良好的無障礙出行環境。”張長濤説。

  針對公交無障礙踏板的使用,業內人士也建議,本市站&路緣石高度應該統一,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輪椅乘客上下車的感受,站&欄杆設置也需要為公交無障礙踏板搭放留出空間。(記者 孫宏陽)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 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中心舉行開放日
    今天上午,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中心舉行開放日活動。來自大興區殘聯冰壺隊的隊員們走進中心冰壺冰球館,與冰壺運動來了次“親密接觸”。據介紹,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冰壺冰球運動館於去年5月正式落成,總佔地面積9878平方米,建築面積5525.5平方米,包含符合國際標準的冰球場和冰壺場地各1個,以及高清攝像記錄和計分系統。
  • 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主題媒體吹風會舉行
    當日,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主題媒體吹風會在主媒體中心舉行。
  • 兩個千億級商圈 兩大機場將成國際消費樞紐
    今天上午,市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實施方案(2021-2025年)》。“本市將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專業化物流設施,提升機場貨運區基礎設施能力,增強冷鏈、快件、保稅物流服務保障水平。
  • 北京公交駕駛員大練兵 從讓老年人一步上車做起
    公交車進站,要緊貼站&停靠,輪胎外沿距站&不超過50厘米,這樣方便老年人能“一步上車”……北京公交駕駛員們正在開展一場全員“比武練兵”。為了更好地換位思考,公交人甚至蒙上眼罩、坐著輪椅或者腿綁沙袋,親身體驗殘疾人、老年人的出行不便。
  • 核心區首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公布 598處街巷胡同地名受保護
    傳統地名不僅具有空間指位作用,更彰顯街巷街區的歷史文化底蘊。首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包括磚塔胡同、史家胡同、楊梅竹斜街、百花深處等598處。據悉,今年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將繼續開展首都功能核心區第二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的編制工作。
探訪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家個體飯店
探訪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家個體飯店
感受奧運文化
感受奧運文化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