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一北,北京兩大航空樞紐正在成為北京國際消費樞紐。
今天上午,市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實施方案(2021-2025年)》。根據《實施方案》,順義、大興將建設臨空區國際消費樞紐,打造北京國際化消費新地標,“雙樞紐”及其臨空經濟區,即“雙場+雙區”,不僅服務機場旅客,還將成為北京市民消費的新去處。到2025年,“雙樞紐”將建成兩個千億級商圈。
■ 機場免稅店規模擴大
《實施方案》提出5方面24項任務。其中,在強功能方面,“雙樞紐”將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標杆,拓展航空主業消費、提升具有空港特色的免稅、保稅、商務等消費功能、豐富消費場景和體驗。
對於市民關心的機場消費,這份方案也提出諸多舉措:加快建設大興國際機場國際商務綜合體,集辦公、會議、展覽、酒店多功能於一體,服務國際高端商務和科技交流活動;增設口岸免稅店,擴大機場免稅店規模,吸引國際消費回流;支持機場免稅店銷售國貨精品,助力國産品牌拓寬國際市場;打造國際一流的機場消費場景,在“雙樞紐”引入餐飲零售、星級酒店、醫療康養、休閒娛樂等多領域國內國際首店,推動成為國際旅游消費勝地和國際中轉目的地。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雙樞紐”也將強化服務消費供給,對接旅客商務、購物、文旅、休閒等需求,發揮臨空經濟區開放門戶功能,完善國際商務、會展、商業、旅游、流通等多業融合互動的消費生態,加快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消費樞紐等重大項目建設;
天竺綜合保稅區着力布局升級型消費産業,圍繞生物醫藥、文化藝術、汽車等主導産業,打造具有服務貿易特色的國際消費新高地,積極爭取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拓展高端進口汽車展示交易等業態;大興綜合保稅區加快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口岸和貿易功能,構建“保稅+口岸+N”業態體系。
■ 進口生鮮通關提速
在暢流通方面,北京將暢通商品進出口,對醫藥、生鮮、電子産品等單位貨值高、時效性強的進出口商品,發展“以精代量”特色品類貨運,建設“高精專”特色商品國際港;對國際貨物流通分領域優化各環節流程標準,建設綜合信息平台,提升商品從落地到提離全過程標準化、智慧化水平。這意味着,未來生鮮等商品在進出口通關過程中,速度更快、更便捷。
相關負責人説,“雙樞紐”也將與大興、順義國家空港型物流樞紐聯動發展,全面融入全球空港物流網絡。
“本市將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專業化物流設施,提升機場貨運區基礎設施能力,增強冷鏈、快件、保稅物流服務保障水平。”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力發展多式聯運,與津冀機場協同聯動,優化提升航空物流産業鏈,打造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現代供應鏈;暢通跨境消費,鼓勵跨境電商發展,擴大“網購保稅+線下自提”業務;鼓勵發展短視頻、直播等電商新模式;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提升國際旅客支付便利度。
在提流量方面,北京將擴大航權開放,用好第五航權,在鞏固北美、歐洲等市場基礎上,大力培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支持“雙樞紐”串飛北美、西歐等國際航線,提升“雙樞紐”在國際航線網絡樞紐中的競爭力;吸引航空公司新開“雙樞紐”國際客貨航線,鼓勵開通“國際快線”;爭取擴充“雙樞紐”時刻容量。
■ 三里屯等商圈設市內值機點
在廣輻射方面,北京將提高“雙樞紐”市內通達度,完善“雙樞紐”軌道交通建設,研究加強新國展至首都國際機場陸側快速連通,推進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北延項目建設;以大興國際機場為核心,圍繞“五縱兩橫”立體交通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與雄安新區及津冀重點城市交通連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推動實現鐵路、機場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立體接駁,服務跨區域消費人群便利流動。
旅客也將在城裏享受到更便捷的值機、托運服務。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興機場的麗澤城市航站樓項目將加快建設,強化商業、休閒、娛樂等消費功能,打造複合立體的城市活力中心;同時,北京也將推動首都機場線東直門站行李托運項目建設和運營,探索在三里屯、CBD、望京、第四使館區等國際旅客集中的商圈設立市內值機點,開展“消費+預辦登機”一體化試點。
“機場—市區”沿線,也將形成一批專業化、特色化區域消費微中心:南中軸及其延長線將發揮“國門”優勢,加快重點鎮區和功能組團開發,承接國際航空服務、國際交往、消費和文化旅游功能;在大興國際機場沿線,聚焦大興新城、亦莊新城、運河商務區以及天宮院、方莊、長陽等南部大型居住區,增容特色消費元素,激發消費潛力;在首都國際機場沿線,重點在第四使館區以及東壩、回天等東北部大型居住區,建設一批新型消費微中心,與三里屯、CBD等重點商圈相互賦能、協同提質。
■ 國際消費專線巴士通往環球度假區
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也將應運而生。
方案提出,增加“雙樞紐”至環球度假區、CBD商圈、三里屯商圈等的國際消費專線巴士;打造“機場—市區”優質品牌展示消費帶,鼓勵企業沿線布局品牌形象店,推動國際消費向市域串聯輻射;用好京津冀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鼓勵京津冀企業聯合開發聯動天津港、五大道、承德避暑山莊、北戴河等京津冀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過境免簽旅游産品,打造國際中轉旅游目的地。
在補短板方面,本市也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優化國際消費營商環境,打通體制機制和政策堵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消費營商環境。
根據《實施方案》,北京將逐步建立精準、高效、公平的國際航空客貨運發展政策支持體系,加強部市合作,形成合力,營造行業全鏈條各監管和運營主體共同支持航空客貨運發展的政策環境;發揮“兩區”和臨空經濟區政策疊加優勢,推進國際消費政策在“雙場+雙區”開展先行先試;強化臨空經濟區重大産業項目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策劃和建設運營機制。
權威解答
兩座航空樞紐為何要成為國際消費樞紐?
“‘雙樞紐’作為北京重要的戰略性國際通道,具有國際消費要素超級‘流量場’的天然優勢,消費潛力巨大。”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數據顯示,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019年突破1億人次,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二,入駐93家航司,通航65個國家和地區的293個航點;大興國際機場自2019年開航以來至2021年12月31日,累計入駐航司39家,開通航線256條,通達178個航點。“雙樞紐”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是重要國際資源要素流通的大平台,集聚了大量的客流、貨流、信息流、資金流,是鏈結國際、暢通雙循環的重要支點。
記者獲悉,“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更加積極與民航、航司、首都機場集團、各貨運市場主體合作,推動“雙樞紐”成為更高能級的國際航空樞紐,吸引更多國際高端資源加速向“雙場+雙區”聚集。
“本市是典型的消費城市,隨着群眾更加追求消費品質升級,涌現出大量新消費,如信息消費、服務消費等。”相關負責人説,集聚“雙樞紐”和臨空經濟區之合力,創新性的以消費為切入點、打造國際消費功能區,推動“雙場+雙區”航空服務業、商務服務業、流通服務業等業態能級躍升,牽引聯動市域、輻射帶動京津冀乃至更大範圍産業結構優化。
記者獲悉,到2025年,“雙樞紐”國際消費功能區基本建成,成為聯動京津冀、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中國特色世界級國際消費樞紐;國際航空網絡關鍵節點作用凸顯,消費資源配置能力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基本形成,國際消費容量和能級持續提升,建成兩個千億級商圈,消費對區域經濟拉動作用顯著增強。(記者 曹政)
-
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中心舉行開放日
今天上午,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中心舉行開放日活動。來自大興區殘聯冰壺隊的隊員們走進中心冰壺冰球館,與冰壺運動來了次“親密接觸”。據介紹,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冰壺冰球運動館於去年5月正式落成,總佔地面積9878平方米,建築面積5525.5平方米,包含符合國際標準的冰球場和冰壺場地各1個,以及高清攝像記錄和計分系統。
-
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主題媒體吹風會舉行
當日,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主題媒體吹風會在主媒體中心舉行。
-
兩個千億級商圈 兩大機場將成國際消費樞紐
今天上午,市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實施方案(2021-2025年)》。“本市將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專業化物流設施,提升機場貨運區基礎設施能力,增強冷鏈、快件、保稅物流服務保障水平。
-
北京公交駕駛員大練兵 從讓老年人一步上車做起
公交車進站,要緊貼站&停靠,輪胎外沿距站&不超過50厘米,這樣方便老年人能“一步上車”……北京公交駕駛員們正在開展一場全員“比武練兵”。為了更好地換位思考,公交人甚至蒙上眼罩、坐著輪椅或者腿綁沙袋,親身體驗殘疾人、老年人的出行不便。
-
核心區首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公布 598處街巷胡同地名受保護
傳統地名不僅具有空間指位作用,更彰顯街巷街區的歷史文化底蘊。首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包括磚塔胡同、史家胡同、楊梅竹斜街、百花深處等598處。據悉,今年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將繼續開展首都功能核心區第二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的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