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北京&&境邊防檢查總站移民管理警察
向冬奧健兒遞出北京第一張“名片”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展示了2008張來自全世界各地兒童的笑臉,大學生張璐是其中一個撐着“笑臉”傘的女孩。14年後的北京冬奧會,張璐作為北京&&境邊防檢查總站的移民管理警察走進首都機場冬奧服務專區,為&&境的旅客和奧運大家庭成員辦理邊防檢查手續。
在冬奧服務專區邂逅蘇翊鳴
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冬奧會唯一官方入境口岸,北京邊檢總站也是唯一為涉奧代表團辦理邊檢手續的單位,張璐榮幸地成為了護航冬奧的一分子。
1月19日,張璐第一次走進冬奧服務專區,“心裏既緊張又激動。”張璐和同事們的主要工作是為&&境的旅客和奧運大家庭成員辦理邊防檢查手續,工作緊張而忙碌。“冬奧專區是各國運動員、教練員、技術官員等人員開啟北京冬奧之旅的第一步,也是他們完成北京冬奧之旅的最後一環,而我們既是冬奧會的參與者,更是冬奧會的護衛者。我所處的崗位,向八方來客遞出第一張‘名片’,以這種方式參與冬奧,我感到無比榮幸。”
除了勤務工作,張璐還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配合電視媒體前往執勤專區進行現場播報,讓更多觀眾了解在冬奧會場外、在“第一國門”下,還有這樣一群邊檢民警為冬奧會保駕護航。
“那天有一些運動員正在辦理入境手續,其中一位運動員和教練員待在一起,我就過去詢問教練是否可以採訪這位運動員。”張璐回憶,這位運動員説他代表中國隊參賽單板滑雪項目。
在北京冬奧會上,17歲的小將蘇翊鳴摘金奪銀。看到新聞報道,張璐十分驚喜:“這不是我那天採訪的靦腆男孩嗎?”
因為那次邂逅,張璐更加關注蘇翊鳴。她希望這位小將能夠在今後的比賽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
北京奧運會“笑臉”女孩實現“雙奧”夢想
2001年,13歲的張璐在家觀看了申奧的全程直播。當天晚上,當薩馬蘭奇翻開小卡片讀出“北京”時,電視機前的張璐熱淚盈眶。那時她便在心裏暗暗設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高考一定要考入北京的大學,親眼去看看北京奧運會。
2007年,帶着這樣的夢想,張璐考上了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傳媒係。一天下午,張璐突然得到消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要到學校挑選一批開幕式的演員,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參與選拔的張璐竟然被選中了。
2008年8月8日,在主題歌《我和你》唱響的時候,“鳥巢”現場展示出了2008張來自全世界各地兒童的笑臉,張璐就是其中一個撐着“笑臉”傘的女孩,雖然只是作為1/2008,但她依舊覺得無比榮幸。
14年之後,已經成為邊檢民警的張璐站在了冬奧會保障專區,“2022年,我站上了一個更加精彩的舞&,讓我的‘雙奧’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們既是冬奧會的參與者,更是冬奧會的護衛者,我所處的崗位,向八方來客遞出第一張“名片”,以這種方式參與冬奧,我感到無比榮幸。——張璐(記者 吳婷婷)
-
從“國門”到火炬&旁 他們服務保障方方面面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場館運行中心無障礙領域經理張寒冰。通訊員 張正曄 攝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消防安保團隊負責人張金濱在北京賽區火炬&前。受訪者供圖 北京&&境邊防檢查總站移民管理警察張璐在冬奧專區工作。
-
獨特創意 在光影中展示文化自信
” 主創團隊沒有太多試錯的空間,“視覺影像設計上,一個小動作、一個畫面修改了,渲染時長就要48小時,服裝、道具也要相應地調整。” “從演員的站位,到音樂的選取,再到聖火熄滅形式,我們嘗試了大量的方案,才最終確認現在的版本。
-
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行閉幕式
這是代表團旗幟和運動員入場環節。
-
冰球+京劇 3分03秒的驚艷“混搭”
今天,冬奧會冰球男子決賽舉行。” “冰球+京劇”這樣的搭配,在崔曉麗看來,體現了奧運傳統和冰雪運動的特點,將助力在冬奧會舞&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北京記憶。
-
北京海淀:草莓成熟收穫忙
近日,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的北京百旺農業種植園種植的草莓進入成熟期,工作人員採摘草莓供應市場,也吸引市民前來採摘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