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門”到火炬&旁 他們服務保障方方面面
2022-02-21 08:58:40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孫慧穎 移動檢測方艙實驗室經理

  早8點到次日凌晨5點檢測人員三班倒

  朝陽區奧體中心東南門附近有一個移動檢測方艙實驗室,這裡是冬奧會指定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北京冬奧會期間,該實驗室經理孫慧穎和同事們幾乎每一天都在這裡度過,40名核酸檢測人員專人專崗、共同配合完成冬奧會期間的核酸檢測任務。

  40名檢測人員流水線化檢測

  移動檢測方艙實驗室類似於獨立的小診室,面積不大,但是功能強大。孫慧穎負責的是整個方艙實驗室的日常運行及緊急情況下的統籌協調。在她的帶領下,40名核酸檢測人員專人專崗、共同配合完成冬奧會期間的核酸檢測工作。“冬奧會期間,實驗室專門設置了普通樣本、密接樣本及復檢樣本三種情況的檢測通道,分類進行檢測,保證核酸檢測速度和涉奧人員健康安全。”

  當核酸檢測樣本通過專屬物流抵達實驗室樣本處理間後,孫慧穎迅速通知工作人員開箱拆袋,嚴格按照樣本情況進行消毒流程,檢查樣本信息是否齊全,並將樣本做好分類標識,擺放至樣本架。隨後,工作人員對核酸樣本進行掃碼及信息錄入,按批次完成後集中送往樣本接收區,通過傳遞窗進入檢測實驗室。

  孫慧穎介紹,冬奧期間的核酸檢測量大,方艙實驗室採用“送檢一體化”服務模式,壓縮樣本運送時間,“40名檢測人員採用流水線化檢測流程,最大限度提高檢測效率,為涉奧人員提供便捷、高質量的核酸檢測服務”。

  在實驗室樣本處理間、試劑配製間、標本製備間、擴增間等工作區域,路線不重疊、人員無接觸,每一檢測環節由專人負責。孫慧穎説:“為了更好地區別不同的工作崗位,方艙實驗室為不同區域的工作人員配備了不同顏色的工作服,並施劃了專屬更衣區域,確保不同工作區域人員無交叉。”

  開幕式前已滿負荷運轉

  孫慧穎透露,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前一天,方艙實驗室核酸檢測已開啟滿負荷運轉模式。“根據數據統計,開幕式前一日,方艙實驗室完成核酸檢測數量為2.2萬餘管。”

  冬奧會期間,檢測人員保持着高效的工作節奏。從早上8點到第二天凌晨5點,檢測人員三班倒完成核酸樣本檢測。從凌晨5點到8點,實驗室進行環境消殺,這也是大家能稍作休息的時間段。8點以後,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

  孫慧穎和同事們並非在冬奧會閉環管理區域,但是為了圓滿完成冬奧會核酸檢測任務,從1月初進駐方艙實驗室,大家幾乎都沒怎麼回家。晚上累了、睏了,就在“宿舍”裏稍微休息一下。孫慧穎説的“宿舍”其實是單位在方艙實驗室旁的酒店租下的客房,“距離實驗室走路五分鐘,方便大家能夠好好休息一下。”

  “等冬奧會順利結束,我想好好地陪陪家人,好好地睡上一覺。”孫慧穎説。

  40名檢測人員採用流水線化檢測流程,最大限度提高檢測效率,為涉奧人員提供便捷、高質量的核酸檢測服務。——孫慧穎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從“國門”到火炬&旁 他們服務保障方方面面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場館運行中心無障礙領域經理張寒冰。通訊員 張正曄 攝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消防安保團隊負責人張金濱在北京賽區火炬&前。受訪者供圖  北京&&境邊防檢查總站移民管理警察張璐在冬奧專區工作。
  • 獨特創意 在光影中展示文化自信
    ”  主創團隊沒有太多試錯的空間,“視覺影像設計上,一個小動作、一個畫面修改了,渲染時長就要48小時,服裝、道具也要相應地調整。”  “從演員的站位,到音樂的選取,再到聖火熄滅形式,我們嘗試了大量的方案,才最終確認現在的版本。
  • 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行閉幕式
    這是代表團旗幟和運動員入場環節。
  • 冰球+京劇 3分03秒的驚艷“混搭”
    今天,冬奧會冰球男子決賽舉行。”  “冰球+京劇”這樣的搭配,在崔曉麗看來,體現了奧運傳統和冰雪運動的特點,將助力在冬奧會舞&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北京記憶。
  • 北京海淀:草莓成熟收穫忙
    近日,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的北京百旺農業種植園種植的草莓進入成熟期,工作人員採摘草莓供應市場,也吸引市民前來採摘品嘗。
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況
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況
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因大風延期
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因大風延期
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獎牌頒發
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獎牌頒發
北京市民愛吃的本地菜又開種了
北京市民愛吃的本地菜又開種了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