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閉幕式熄滅主火炬環節。記者 鄧偉攝
2月11日,距2月4日本屆冬奧會開幕才過去一週時間,當全世界依然津津樂道於開幕式上古老而絕美的二十四節氣、一“鴿”也不能少的爛漫溫暖、千萬雪花匯聚的“微火”時,偌大的鳥巢已然轉換節奏,醞釀着冬奧會閉幕式的驚艷。
主創團隊幾乎沒有試錯空間
2月11日,這一天距冬奧會閉幕僅剩9天時間,閉幕式演職人員首次進場聯排。“閉幕式整體方案在開幕式確認之後幾乎就成型了,我們秉承‘簡約、安全、精彩’的辦會宗旨,與開幕式一脈相承。”閉幕式導演沙曉嵐説。時間緊迫是大家面臨的非常現實且棘手的問題,“在進場前,我們只能通過視覺效果進行1:1模擬,包括環節的綵排,都盡量去還原鳥巢的環境,但現場的實地綵排才是最關鍵的。很多畫面銜接,虛擬與現實影像比對調整,音樂、表演、影像的配合,都必須準確咬合。”
主創團隊沒有太多試錯的空間,“視覺影像設計上,一個小動作、一個畫面修改了,渲染時長就要48小時,服裝、道具也要相應地調整。這就要求我們在前期準備時把所有工作做到最好,把試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主創團隊和時間賽跑,很多工作完成時已到凌晨,而所有的統籌、編導人員幾乎都睡在現場。如此緊張的節奏裏,大家“搶”出了三次全要素正式綵排,在舞美、燈光、音響等方面進行了一輪全面修改。
2月13日,一場大雪降臨北京,鳥巢的LED屏幕和跑道上積滿了厚厚一層雪。“當天下午4點多鐘,我們開始掃雪,晚上6點又進行了第二次清掃。”最近幾天,北京又常有大風,氣溫很低,“但所有的演職人員沒有叫苦叫累。”閉幕式上,大部分演員來自大、中、小學,還有不少小朋友。“他們隨時都保持着最飽滿的熱情,每次綵排都像正式演出一樣,這讓我們非常感動,也備受鼓舞。”沙曉嵐説。
“折柳寄情”展現中國文化底蘊
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倒計時的巧思讓全世界拍案叫絕,北京冬奧會大幕拉開伊始,就伴隨着中國文化的深刻定義。閉幕式上,脫胎自中國文化的靈感仍在延續:遍佈觀眾席間的紅燈籠、十二生肖、中國結……處處是鮮明亮眼的中國元素。
“閉幕式有很多固定的儀式環節,其中,‘緬懷’是大家最關注也是討論度最高的環節。”沙曉嵐説。這一次,“緬懷”環節融入了中國人“折柳寄情”的情懷,也最能體現閉幕式期待為固定環節賦予的情感寄託和意象表達:伴着《送別》的音樂,長長的柳條拂動,深寄思念與祝福……
“面對即將分別的人,我們折柳相贈,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我們也會‘折柳寄情’。”沙曉嵐解釋創意時説,“在一般印象裏,緬懷逝去的先輩是沉痛悲哀的,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有‘柳’通‘留’的不捨,更有希望像柳枝一樣堅韌的美好祝願。冬去春來,總有新生,這展現出了中國人千百年沉澱下來的豁達的人生哲學。”在整體視覺呈現上,折柳寄情是寫意的、符號化的,“通過眾人‘折柳寄情’的大場景,我們表達了不忘過往、牢記來時路的細膩情感,以及面對苦難總能生生不息的向上蓬勃感。這是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的詮釋,也是對‘更團結’這一理念的昇華。”
“雙奧之城”是呈現的核心內容
“‘雙奧之城’是閉幕式要呈現的核心內容,這是我們獨一無二的驕傲與榮譽。”作為親歷了北京兩次奧運會的雙奧人,沙曉嵐和許多主創都有着更深的情愫,“2008年的場景,我至今還不能忘懷。”在呼應2008年北京奧運會、展現“雙奧之城”時,“我們想到再現2008年的星光五環,與這次冬奧的冰雪五環相呼應。”
在聖火熄滅時,浪漫的星光五環伴着《我和你》的歌聲再次升起,難言的、洶湧的感動穿越14年的時光,為“雙奧之城”的故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聖火熄滅的環節是總導演張藝謀最重視,也是我們反復打磨修改的環節。”沙曉嵐説,“如何讓聖火熄滅的形式與點燃的過程相連接,呈現情感上的串聯;如何用可感可觀的形式展現始終不滅的奧林匹克精神,都是我們設計該環節的核心準繩。”
“從演員的站位,到音樂的選取,再到聖火熄滅形式,我們嘗試了大量的方案,才最終確認現在的版本。”沙曉嵐解釋,理想的韻味和節奏“要求燈光與影像的配合極度默契,音樂的過渡銜接高度精準,就需要各工種反復合成、綵排。張藝謀導演親自到現場,反復推敲,確認每一個細節,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鉤沉並展現“雙奧之城”歷史的同時,張藝謀提出,不應過分沉湎於大量的重復,“開幕式、閉幕式的美學精神都是強調現代感,強調新時代。”(記者 高倩)
-
冰雪盛宴落幕 中國軍團冰強雪壯是怎樣拼出來的
” 在鋼架雪車、雪橇、跳&滑雪、北歐兩項、冬季兩項等起步較晚的項目上,外教幫助中國選手實現全項目參賽目標。在單板滑雪賽場,兩位冬奧元老蔡雪桐和劉佳宇,為了訓練體能,兩人歷經專項提升,將狀態達到新的層次。
-
史家小學合唱團和舞蹈團小學生講述表演幕後故事
昨晚,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一片沸騰,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就在這裡舉行。”史家小學金帆合唱團團員、六年級13班的楊子熠説,自己平時訓練結束後回到家,會反復聽《小星星》這首歌找節奏、找小時候聽這首歌的感覺。
-
北京逐步成為殘疾人友好型城市
董連民介紹,2019年11月,北京抓住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契機,啟動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至2021年專項行動。三年來共修復盲道2.6萬處、人行橫道6597處;改造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35個,城市全域主要道路盲道基本“無斷點”、緣石坡道基本“零高差”。
-
中國冬殘奧代表團2月21日正式成立
三屆冬殘奧會將於3月4日至13日舉行,今天中國冬殘奧代表團將正式成立並對外公布。“北京按照兩個冬奧、同樣精彩的要求,對標國際一流,同步抓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環境建設。
-
“冰墩墩”出道了 動畫明星集體給它“搭戲”
北京冬奧組委特許動畫電影《我們的冬奧》2月19日在全國上映,電影講述了中國經典動畫角色與“冰墩墩”“雪容融”圍繞冬奧村開村儀式展開的多篇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