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2月14日舉行的全面加強冬奧知識産權保護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産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産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格處置奧林匹克知識産權侵權行為。
記者:王君璐
編輯:高菲菲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北京要聞
-
26家中外媒體39名記者探訪觿堂文化智庫
幾位記者和志願者穿上戲服,親身體會京劇藝術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李昂&&,園區通過新型的文化産業鏈進行整合延伸,形成獨創模式,促進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發展,被業內評價為“藝術園區的5.0版本”。
-
城市誌願者熱情又浪漫 把志願服務做得有滋有味兒
昨天,在房山區燕山文化廣場的城市誌願服務站點,心靈手巧的城市誌願者用彩色紙張製作玫瑰花,贈送給路過的市民,在料峭春寒中送出一份浪漫的驚喜。在城市誌願服務站點,市民可以體驗舞龍、風車、投壺、陀螺等傳統游戲。
-
冬奧會開賽以來北京空氣質量基本保持優良水平
今天上午,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北京生態文明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北京生態文明建設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借鑒航天發射技術 中國隊“冰上加速器”有一套
在這枚來之不易的金牌背後,一套“人體高速彈射裝置”為國家隊速度滑冰運動員開展彎道滑行技術訓練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説,除速度滑冰外,針對跳&滑雪的人體彈射裝置也已研發成功,可使跳&滑雪運動員的滑離速度最高達到每秒30米。
-
提出碳中和調控方案 北京冬奧減排量已近百萬噸
走進被譽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觀眾主入口處,一塊兒深藍色的、極為惹人注目的大屏幕呈現在記者眼前,它就是北京冬奧會全景式碳排放智能管控與碳普惠雲平台。它能根據場館運營相關活動水平,實時追蹤碳排放的變化和減排情況,預測北京冬奧會期間場館新增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