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溫度過高需要調整”,“馬桶堵了需要疏通”……今年春節假期恰逢冬奧會,有這麼一群人充當了延慶冬奧村“物業管家”的角色,65人三班倒24小時在崗,保障冬奧村供水、供電、供暖一切正常,運轉平穩。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為了全面做好冬奧會期間的服務保障,參與延慶冬奧村建設的中建一局延慶冬奧村項目團隊,在賽期“變身”為冬奧村運維保障團隊,繼續堅守冬奧村。這支由65人組成的延慶冬奧村運維保障團隊,負責冬奧村供水、供電、供暖以及冬奧村建築本身的維保。團隊於1月22日正式入村,並提前開始了“三班倒”24小時不停步全天候的運維保障工作。
中建一局華江公司延慶冬奧村保障組二組長高鑫鑫介紹,這65人包含了8個工種,包括水工、電工、通風工、木工、瓦工、消防水工、消防電工以及門鎖維修工,滿足冬奧村內賽時保障需求。
冬奧會開幕後,隨着各個代表團隨隊官員和運動員的陸續入住,初期有大量問題需要調試解決。“比如,人的體感溫度不同,同樣的區域有人覺得熱,有人覺得冷,我們會根據運動員的需求,將溫度調整到合適的值。”高鑫鑫説。
也有的問題需要一段時間的排查和調整,才能解決。高鑫鑫舉例説,2月1日,他接到“娛樂中心溫度過高需要調整”的需求,立即帶團隊前往查看,經過核實發現,是因為娛樂中心機器設備多,功率大,散熱大造成的溫度過高。經過調試,他們先將機組關閉,再通新風,降低房間溫度。
高鑫鑫介紹,一般來説,當班期間要處理十幾個問題,在工作結束後,會將沒有解決的問題交接到下一班同事,確保供水、供電、供暖等問題,24小時有人負責解決,春節期間也不會有所松懈。據了解,冬奧會、冬殘奧會舉辦期間,延慶冬奧村運維保障團隊將進行為期近3個月的封閉管理,為穩定運維人員情緒、保障員工安全健康,項目部全面提升員工食宿標準,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記者 劉洋)
-
65人團隊24小時在崗 保障北京延慶冬奧村水電暖
中建一局華江公司延慶冬奧村保障組二組長高鑫鑫介紹,這65人包含了8個工種,包括水工、電工、通風工、木工、瓦工、消防水工、消防電工以及門鎖維修工,滿足冬奧村內賽時保障需求。
-
北京軌道交通與奧運結下不解之緣
昨天,中外記者走進北京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探秘27條地鐵線的“大腦”。“北京地鐵開通於1969年,目前已有27條線路、783公里里程、459座車站的運營規模,每天開行超10000趟列車。”聽了工作人員的解答,不少外媒記者驚嘆不已,紛紛為北京地鐵的飛速發展豎起了大拇指。
-
北京老字號邀市民包湯圓搖元宵
昨天,什剎海街道舉辦元宵節傳統民俗體驗暨冬奧示範社區展示系列活動。
-
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防疫指引正式發布
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的《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疫情防控指引》明確提出,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場地條件嚴格控制培訓人數和時間,錯時錯峰合理安排培訓場次和每班人數,確保現場每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機構、場所堅持“封閉式”管理原則,嚴控人員進出,除員工、外聘培訓教練、學員及學員家長外,禁止其他人員進入培訓場所。
-
北京疫情高風險地區清零 已連續7日無新增本土病例
昨天,本市兩地調整風險等級:當日,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顯示,豐台區玉泉營街道萬柳園社區由此前的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豐台區新村街道怡海花園社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