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被譽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觀眾主入口處,一塊兒深藍色的、極為惹人注目的大屏幕呈現在記者眼前,它就是北京冬奧會全景式碳排放智能管控與碳普惠雲&&。冬奧探測&&分為人機物環監測、碳排放預測、碳排放管控和碳普惠交互等幾大業務板塊。它的神奇之處是,能將實時監測的場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相關數據進行可視化的展示,站在這塊大屏幕前,讓你一目了然。同時它能根據場館運營相關活動水平,實時追蹤碳排放的變化和減排情況,預測北京冬奧會期間場館新增的碳排放。
目前二氧化碳減排量近100萬噸
通過這個冬奧探測&&,我們可以給北京冬奧會算一筆碳排放的大賬。根據有關方面的測算,僅以速滑館為例,它在北京冬奧會賽事舉辦期間累計減排的貢獻就有9.2萬噸之多,這個9.2萬噸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可以換算一下,9.2萬噸相當於將近920萬棵樹一年平均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如此一來“冰絲帶”在碳排放減排方面做出了這麼大貢獻後,它就可以將剩餘的排放量,提出一個碳中和的調控方案,最終為北京冬奧在實現碳中和方面交上一份讓中國、也讓世界滿意的答卷。
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碧瑩&&,根據該項目團隊對所有北京冬奧場館30多項低碳措施和技術進行總測算的結果,目前北京冬奧會二氧化碳減排量已經接近100萬噸,運用上面的換算方式,就可以知道這個數字背後所蘊含的內容是什麼。
動員全民參與綠色奧運減少碳排放
此外,在這個實控大屏的右下角,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碳普惠”的專業板塊。這個板塊的目標,是動員全民都來參與綠色奧運的碳排放減少行動。
有興趣的人只需在自己手機上,下載一個叫做“賽事碳排放”的小程序,然後將自己有關衣食住行的每項內容都上傳這個&&,該系統就會自動測算出你今天減少了多少碳排放。而這個系統顯示大屏還可以把每天排名前十名和總體排名靠前的網友姓名展現在屏幕上,以此告訴公眾,實際上碳排放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綠色生活的踐行者,都能為北京冬奧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綠色力量。
向全球展示北京冬奧低碳減排貢獻
國家速滑館西北方向有一座獨立的零碳示範建築:零碳小屋。作為國家速滑館的臨時建築,零碳小屋將在賽時提供票務服務。之所以它被稱為零碳小屋,是因為它搭載的風光儲存清潔創能系統能滿足能源的自我供應,它擁有的零碳智能控制&&,還可實現小屋電氣系統的全智能控制,確保建築運行過程中的碳中和效果。
北理工的項目團隊成員&&,低碳冬奧監測項目將評估北京冬奧會對京津冀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的聯動促進效應,最終提出冬奧會碳中和實現路徑與方案,並由此形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低碳解決方案和低碳成果全球宣傳方案,向全球展示北京冬奧的低碳行動減排貢獻以及對主辦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國家速滑館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項目成果,建立一套碳排放的監測和測算標準,為其他國內和國際體育賽事提供一個在碳排放領域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和中國實踐。(記者 李戈)
-
提出碳中和調控方案 北京冬奧減排量已近百萬噸
走進被譽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觀眾主入口處,一塊兒深藍色的、極為惹人注目的大屏幕呈現在記者眼前,它就是北京冬奧會全景式碳排放智能管控與碳普惠雲&&。它能根據場館運營相關活動水平,實時追蹤碳排放的變化和減排情況,預測北京冬奧會期間場館新增的碳排放。
-
北京冬奧會|天降“奇兵”——高山上的空中救援隊
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比賽如火如荼,在延慶和張家口兩個賽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總是伴着直升機起飛的聲音出現在賽場上空,那是高山雪上運動空中救援隊在工作。
-
安排!谷愛凌同款韭菜盒子
2月14日,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在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舉行,中國選手谷愛凌在比賽後等待成績時吃起了韭菜盒子。
-
奏響“冰與火之歌”——北京冬奧會賽事外觀察
科技新火,文明之光,冰雪舞動,更生動地詮釋並呈現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新內涵
-
單板滑雪男子大跳&晉級 蘇翊鳴將挑戰最高難度
本報記者 王笑笑 李松林 李戈 昨天,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台資格賽在首鋼滑雪大跳&進行,中國小將蘇翊鳴以第五名晉級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