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點讚北京“雙奧場館”
2022-02-10 09:19:23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北京冬殘奧會獲獎運動員定製版吉祥物紀念品。

  北京冬奧會獲獎運動員定製版吉祥物紀念品。(北京冬奧組委供圖)

  2月9日,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舉行賽時第五場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馬克·亞當斯和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共同主持。國際奧委會品牌和可持續發展總監瑪麗·薩魯瓦、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北京冬奧組委防疫辦公室副主任黃春出席。

  北京冬奧組委總結“綠色辦奧”兩大關鍵詞:低碳管理、生態保護。瑪麗·薩魯瓦對北京冬奧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出色成效給予高度評價。

  另外,在下午的“冬奧頒獎”主題媒體吹風會上,北京冬奧組委相關部門負責人揭秘了北京冬奧會紀念品頒發儀式和獎牌頒發儀式有何區別,以及金色冰墩墩、頒獎花束的設計亮點。

  北京冬奧組委

  全部場館常規電力消費100%使用綠電

  在9日的北京冬奧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用低碳管理和生態保護兩大關鍵詞,來概括冬奧籌辦踐行“綠色辦奧”的成果。

  “我們在申辦時就承諾,北京冬奧會所産生的碳排放將全部實現中和。籌辦6年多來,我們通過低碳場館、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辦公等措施,最大程度減少碳排放,同時採取林業碳匯、企業捐贈等碳補償方式,從而保障了北京冬奧會碳中和目標的順利實現。”李森&&。

  他舉例説,北京冬奧會一共利用了6個北京2008年奧運會競賽和非競賽場館。其中,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變身“冰立方”成為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場館,通過採用可轉換的鋼架支撐系統和可拆裝的制冰系統,創造性地實現了“水冰轉換”,成為夏奧遺産變身冬奧場館的典型。這種轉換模式大幅降低了後期拆除改造的成本,也減少了新建場館産生的碳排放。此外,冬奧全部場館常規電力消費也100%使用綠電。

  對於生態保護,李森介紹説,我們堅持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保護與場館建設統籌規劃、一體推進,守護了賽區的綠水青山;我們立足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綜合開展治沙、治氣、治水工程,促進了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

  他舉例説,在延慶賽區,在場館建設前開展了規劃區域的環境影響評價,針對主要保護植物的生長條件,實施了就地、近地、遷地三種保護措施。對受施工擾動小的植物進行原地保護;對於施工過程中無法避讓的植物,進行近地或遷地保護。雖然這些植物“搬了家”,但是經過園林單位的精心養護,它們依然生長得很好。

  此外,他們還通過表土剝離的方式,對延慶賽區進行了有效的生態恢復。山區表土是寶貴的自然資源,蘊含豐富的種子庫。延慶賽區在場館建設前開展了一年時間的表土剝離和收集工作,為了不破壞表層土壤,大多數剝離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延慶賽區一共剝離了8.1萬立方米表土,這些表土已全部用於賽區內的生態修復和景觀重建等工作。(據新華社)

  國際奧委會

  北京“雙奧場館”匯集往屆奧運會可持續優點

  國際奧委會品牌和可持續發展總監瑪麗·薩魯瓦為北京“雙奧場館”點讚,認為這種場館利用模式,匯集了往屆奧運會在可持續方面的優點。

  大型體育賽事場館的賽後利用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北京冬奧會使用了多個2008年奧運會場館,國家體育場、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五棵松體育中心、首都體育館等夏奧場館變身冬奧場館。而新建場館也從一開始就充分考慮賽後利用需求。

  薩魯瓦認為,這種場館利用模式為未來的奧運會提供了借鑒,也為場館長期運行提供了方案。“所有冬奧場館都有多種用途,可以辦比賽、訓練,也可以辦文化活動,一些還可以冬夏兩用。場館功能針對不同人群、涵蓋多種活動,我相信一定可以得到長期使用”。

  她總結道,北京冬奧會場館利用的模板,可以説匯集了往屆奧運會在可持續方面的優點。(據新華社)

  關注

  紀念品、獎牌頒發儀式為何分開舉行?

  與夏季奧運會不同,冬奧會的大部分項目頒獎儀式並非第一時間在比賽場館進行。2月9日下午,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副部長、張家口頒獎廣場運行團隊主任高天介紹,北京冬奧會頒獎分兩大類:紀念品頒發儀式、獎牌頒發儀式。紀念品頒發儀式賽後在場地內進行,紀念品是定製版冰墩墩。獎牌頒發儀式則分為頒獎廣場、競賽場館和閉幕式3種情景。

  北京冬奧會設立了北京、張家口兩個頒獎廣場,共將頒發81個項目的獎牌,頒獎儀式向社會公眾開放。

  還有一部分項目比賽結束後在場館內進行,包括延慶賽區的21個項目以及北京部分場館的5個項目。此外,按照國際奧委會慣例,閉幕式上將進行兩個項目的獎牌頒發儀式,分別是在張家口賽區進行的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體出發、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體出發。

  頒獎儀式前,會安排20分鐘的熱場環節。

  運動員領獎要戴口罩嗎?

  按照北京冬奧組委的疫情防控要求,北京冬奧會是無接觸頒獎,頒獎嘉賓送上獎牌和紀念品,運動員自行從托盤中拿出來,全程無接觸。此外,頒獎儀式也減少禮儀人員數量,單人項目只有一名引領員,集體項目是兩名引領員。

  高天介紹,運動員頒獎儀式開始時需佩戴口罩,走到頒獎&後方等點位時,按照舞台下工作人員的提示可以摘下口罩,“在領取獎牌和紀念品時,是可以不戴口罩的。”頒獎儀式進行到國歌演奏完畢,運動員需按照工作人員提示戴上口罩再一起合影。(記者 孫海光)

  金色冰墩墩能買到嗎?

  最近幾天,獲獎運動員領到的金色冰墩墩也成“網紅”,有網友問,在哪能買到金色冰墩墩?2月9日下午,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林存真介紹,金色冰墩墩是為獲獎運動員定制的特殊紀念品,不對外銷售。

  “(金色冰墩墩)以吉祥物冰墩墩為主體設計,周圍輔以松、竹、梅為主題編結而成的金色花環。松、竹、梅在中國又被稱為‘歲寒三友’,寓意堅韌、頑強和旺盛的生命力。”林存真&&,這個特殊紀念品是為了表達對獲獎運動員的稱頌、敬意和美好祝福。金色花環用軟質材料製作,溫暖柔軟且易於手持。

  除了冬奧會的定製版冰墩墩,還會有冬殘奧會的定製版雪容融。林存真説,定製版冰墩墩、雪容融都體現了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松、竹、梅形成的花環,環繞着冰墩墩和雪容融,象徵着大家團結在一起。”

  與獎牌一起頒發給獲獎運動員的還有頒獎花束。林存真説:“為了體現可持續的辦賽理念,北京冬奧會的頒獎花束採用手工絨線編結而成。這個工藝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頒獎花束寓意着溫暖祥和,可永久保存,成為永不凋謝的冬奧之花。”

  林存真&&,頒獎花束裏有一種特別的花——繡球花,其花語就是團結,“繡球花是由一朵朵小花組成一個大的花球,這也是它花語的來源。所以在我們的頒獎儀式上,定製版吉祥物紀念品、頒獎花束都體現了團結的理念。”(記者 徐邦印)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國際奧委會點讚北京“雙奧場館”
    北京冬奧會獲獎運動員定製版吉祥物紀念品。本版圖片/北京冬奧組委供圖  2月9日,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舉行賽時第五場例行新聞發布會。按照北京冬奧組委的疫情防控要求,北京冬奧會是無接觸頒獎,頒獎嘉賓送上獎牌和紀念品,運動員自行從托盤中拿出來,全程無接觸。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直升機15分鐘轉運傷員
    石景山區6700名城市誌願者上崗,成立“冬奧先鋒黨支部”,發動“老街坊”志願者隊伍服務冬奧……  2月9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專場新聞發布會。黃克瀛介紹,截至目前,冬奧醫療保障中心已累計為121名涉奧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包括7名運動員。
  • 體現節儉辦賽理念 冬奧村工作服兼具功能與防護
    餐飲工作服採用了“圍裙”式設計,弱化防疫服裝帶給人的距離感和緊張感。北京服裝學院教師許勃主導設計的“冰雪逐夢”主題工作服主要應用於客房服務場景。北京服裝學院教師萬嵐主導設計的“築夢未來”主題工作服主要應用於餐飲服務場景和垃圾清運場景。
  • 北京將迎來一輪明顯的降雪天氣 最高溫跌破零度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北京市氣象&獲悉,從本月12日開始,北京將迎來一輪明顯的降雪天氣,同時伴隨着“斷崖式”降溫。根據最新氣象預報,從12日到13日,一場較強冷空氣將“席捲”北京,這個“全能型”選手將給北京帶來明顯的降雪過程,以及“斷崖式”降溫。
  • 新品元宵上市 北京老字號推出冰雪熊貓特製版湯圓
    下周二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京城老字號的元宵、湯圓紛紛上市,今年不但有新口味,還有不少表達“愛”意元素的新品。除了護國寺小吃“現搖現制”的元宵提前預熱,不少老字號的元宵、湯圓今年也是特別有新意。
特寫:她把“中國龍”印上天空
特寫:她把“中國龍”印上天空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頒獎儀式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頒獎儀式
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比賽賽況
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比賽賽況
花樣滑冰男單短節目比賽賽況
花樣滑冰男單短節目比賽賽況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49436